搜 索
投資60萬佔地2200平米 蘭西建成黑龍江省最大民俗館
2007-08-06 14:33:0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王永志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電 靰鞡鞋、狗皮帽子等物品,曾經是我省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今也成了稀罕物。為了保存這些民俗物品,近日,省內規模最大、展品最全的蘭西黃崖子民俗文化展覽館在蘭西縣蘭西鎮黃崖子村落成。

  『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著大煙袋、養個孩子吊起來……』生動活潑的『東北八大怪』刻畫在展覽館的外牆上,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記者在展覽館的農村生活展區看到,展臺內擺放著過去東北農村人冬天穿的靰鞡鞋、狗皮帽子、水煙袋、旱煙袋、煤油燈、馬燈等物品,數十件如今已很難見到的民俗物品記錄著過去東北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婚俗展區內,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尊媒婆的泥塑。這個媒婆的兩個乳房袒露在外,右腳上寫著『媒婆』,左腳上寫著『多大個事』。據蘭西鎮黨委書記高維國介紹,這尊泥塑一方面反映了媒婆的熱心腸,另一方面反映了舊時農村婦女潑辣的性格。

  據了解,以前東北農家女孩結婚時都要把草灰涂在面頰上,用細麻繩來回刮,將臉上的絨毛刮乾淨後,再將不整齊的眉毛刮成柳葉狀。由於一個女人一輩子只能有一次『開臉』的機會,所以,為新娘『開臉』的人一定是父母、子女雙全的婦女,這就是農村結婚中的『開臉』習俗。婚禮結束的第三天,夫妻雙方要帶著『離娘肉』回到女方家中歡度一日,這一天便被叫作『回門』。『離娘肉』是指一塊帶有乳頭的豬肉,乳頭象征著哺育之苦。女婿回門時要將這塊肉給丈母娘帶來,而且只能由丈母娘來吃。這些農村結婚的習俗,都在展區內以圖片的形式展出。

  蘭西黃崖子民俗文化展覽館有展品3000多件,主要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農村生產生活的民俗物品,均是由黃崖子村村民捐贈和村鎮乾部收集而來的。

  據悉,展覽館共投資60多萬元,佔地2200平方米。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