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電(李華虹 張遠航 記者杜筱) 近日由於天氣變化多端,因『拉肚子』同時兼有發低燒等感冒癥狀而到醫院求診的病人增多。哈醫大二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關景提醒,小心以胃腸道不適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胃腸型感冒』的侵襲,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胃腸道疾病而自行治療。
哈爾濱市某機關乾部於先生五天前開始出現全身無力、肢體酸軟、食欲不佳的癥狀,並感覺腹部有些脹痛,每日腹瀉3次左右。為圖方便到附近的一家藥店買了一些治胃腸病的藥。但服後病情仍然不見好轉並加重,同時出現輕微發熱(體溫38℃)等現象。到哈醫大二院求治時纔知道自己是因為剛剛旅游歸來,身體比較疲勞還著了涼,患的是『胃腸型感冒』。對癥下藥後第二天於先生的病情就有明顯好轉。
據關景明介紹,感冒又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當人體著涼、淋雨、過度勞累等時,身體抵抗力降低,人就會患感冒,最典型的癥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咽痛、咽部發乾、聲音嘶啞、咳嗽(乾咳或痰多)、腹痛、腹瀉。但一般不發熱,嚴重者還可合並氣管炎、心肌炎、急性腮腺炎等。但也有一些感冒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一般感冒的典型癥狀不明顯或根本就不出現,由於癥狀貌似胃腸病,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是胃腸道疾病而加以誤治。
關景明提醒,現在正處於夏秋之交的季節,一定要注意『胃腸型感冒』的侵襲。胃腸型感冒患者應少量多餐地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油膩和帶有刺激性的食物;要注意補充水分,最好喝些少油膩帶咸味的菜湯;盡量減少口服各種消炎、止痛、退燒藥物,減少對胃腸道刺激,必要時給予靜脈補充液體和營養物質,特別是兒童和老年患者須及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