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每到周末,金秉建就會邀上朋友,來到位於哈爾濱開發區的一家高爾夫球場。這位在哈爾濱已經生活了13年的韓國人,心裡充滿了幸福的感覺。與他一起活躍在這綠茵場上的,有不少來自韓國的客商。
首張『綠卡』持有人
2006年5月12日,對金秉建來說,是個意義非常的日子。這一天,在哈爾濱市政府貴賓室,他從當時的哈爾濱市市長石忠信手中接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成為我省首位獲得『綠卡』的外國人。『這是中國政府對外國友人的最高級別的榮譽,表示莫大的信任和最真誠的友誼。』時隔已一年之久,提起這件事,金秉建仍很興奮,在金秉建的辦公室裡,他剛拿到『綠卡』時的照片和報道就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隨著中韓交流的日益密切,如今,大概有5000名韓國人在我省工作、學習、生活。金秉建一家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1994年,金秉建被公司派到哈爾濱工作,轉眼間,已經十幾年。在他的履歷上,可以讀到他在我省創業的豐富經歷:哈爾濱新吉公共設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哈爾濱哈羅濾清器有限公司董事,中國哈爾濱韓國商會第四、五、六任會長,至今仍擔任顧問,黑龍江省經濟貿易大學名譽校長,哈工大中韓經濟貿易研究所顧問研究員,世界海外韓人貿易協會哈爾濱分會會長……
剛來這裡時,兩個女兒一個念小學、一個念初中,現如今都考入北京的高校,又遠赴英國留學。而金秉建與妻子早已愛上了這裡。他說,這裡氣候適宜,物質豐富,物價便宜,特別適合居住,滑雪、高爾夫球,都是他最喜歡的項目。將來退休後,他打算一直生活在這裡。
創富環境:熟悉親切
益仁電子副總經理朱正鎬也在黑龍江生活10幾年了,他用『非常親切和熟悉』來形容黑龍江。這裡有近50萬朝鮮族人居住,使用著同一種語言,朱正鎬最早來黑龍江時,就是通過他們的橋梁作用,很快融入了這裡的生活,並順利地開展工作。
他的感受是,黑龍江人熱情好客,有著朴實、誠信、善良的品德,這與韓國人是相同的。中韓兩國都處於東亞文化圈,歷史上文化交流十分活躍,因此,不管是做生意還是交朋友,彼此間沒有陌生感。『所以說,黑龍江很容易成為韓國人的第二故鄉。』
與金秉建一樣,朱正鎬也到處宣傳黑龍江的好,他們都提到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黑龍江應該做好『氣溫產業』,夏季的漂流、冬季的滑雪,都是韓國人最喜歡的項目,可韓國卻沒有這麼豐富的資源。讓他們高興的是,哈爾濱已經舉辦過兩屆韓國周,第二屆韓國周的展位數比上年猛增了6倍。特意前來參加活動的韓國客商達到5000多人,這5000多人無疑會成為黑龍江的『宣傳員』。
3500學子留學龍江
在黑龍江的韓國人中,留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概有3500名左右,分布在黑大、哈工大、哈師大、中醫藥大學等高校。
崔恩美來自漢城,從小喜歡漢語,高中畢業後,她參加了北京一所大學在漢城開設的預科班,2006年,有了一點漢語基礎的她,只身一人來到哈爾濱。她說,在哈爾濱學習使她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國文化,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化的魅力。她還說,許多在韓國的朋友都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經常拜托她購買中國的VCD。
對前途,崔小姐信心十足,她說,現在在漢城,懂中文的人成了各大企業招聘時爭搶的對象。
據介紹,越來越多的韓國公司來中國創辦企業,這無疑給會漢語、有中國留學經歷的韓國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很多韓國家長正是看中這一點,纔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學習。希望孩子可以考上中國大學成為『中國通』,對未來的事業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