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說起閆牧夫教授,國內金屬熱處理業界幾乎無人不曉:與英國皇家院士合作承擔歐共體重點基金項目,負責國家973項目專題、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項目等10餘項,其科研成果2000年被國家科技部列為推廣項目,已在國內數十家企業推廣,僅哈爾濱市每年就產生經濟效益2000餘萬元。
閆牧夫,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帶頭人,從事材料設計、表面改性、特種熱處理與過程仿真研究。他推論出在一定溫度下,稀土可在高致密度的e和g「相中擴散,這一結果和推論引起了國際高度關注。1998年,閆牧夫應邀赴英國進行相關研究。期間,從工藝設計、試驗、制樣、分析測試,到數據處理完全由他一人獨立完成。經過近200天的艱苦工作,突破了國際上長期未能解決的難題,成果對於新材料設計及稀土改性研究有指導意義,奠定了低溫稀土摻雜改性基礎,為解決化學熱處理變形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任何一項先進技術,只有轉化為生產力、服務於社會纔有價值。系列表面改性技術用於中國一汽集團等數十家企業,解決了汽車傳動件、工磨具、精密機床核心件、石油化工耐磨耐蝕件的壽命等問題,年增經濟效益逾3000萬元。同時,閆牧夫經常深入企業,不斷提煉出熱處理行業的共性難題,為提昇老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的熱處理水平作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