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至情大美耀黑土??北大荒人60年的追求與堅守
2007-08-15 08:4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汪波 曹紅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電 題:至情大美耀黑土??北大荒人60年的追求與堅守

  攤開世界地圖,在北半球排列著三塊黑色的土壤帶,猶如三枚黑寶石,其中一枚就嵌在我國東北角!

  『亙古荒原,渺無人煙,荊棘叢生,走獸之棲。……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始,墾荒志士挺進……』興凱湖畔的『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向人們敘說著風霜雪雨,也見證了一部人類偉大的拓荒史。

  天地一甲子,人間三代人。百萬拓荒者把汗水、淚水、血水融入荒野,用青春、智慧、生命澆灌黑土,終將祖國東北角染成一片綠色。『億噸糧,千噸汗,百噸淚,十噸歌』,北大荒人在創造出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貢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北大荒精神。

  艱苦奮斗創大業

  『告別了母親,背上行裝/踏上征途,遠離故鄉/穿過那無邊的原野,越過那重重的山崗/高舉起墾荒的旗幟,奔向遙遠的邊疆/勇敢地向困難進軍:戰勝那風暴冰霜!……』

  《墾荒隊員之歌》依稀在耳,60年白駒過隙。回望黑土地,許許多多的人們依然沈浸在那場氣壯山河的進軍中……

  1955年,由於機械不足,且低濕地無法作業,原鐵道兵五師副師長、老紅軍餘友清,在八五?農場帶頭試驗用20人拉一臺雙輪雙鏵犁。於是,荒原上出現了身著軍裝的戰士們排著長隊,喊著號子,人拉犁杖的壯觀場面。這一年,僅八五?農場就人工開荒46575畝。

  『沒有住的地方,墾荒隊員就砍木條打土坯建起馬架子,露天睡在裡面,第二天早起都下不了地,為啥?鞋都被水衝到幾裡地以外了。』黑龍江墾區建三江分局原運輸局長高國榮老人,回憶1960年開荒時的情景時說,餓了掏把黃豆吃,渴了就喝塹溝水,不知道啥叫苦啥叫累,就想著為國家多打糧食。

  荒火映黑土,鐵犁卷泥浪。60年來,先後由14萬轉業復員官兵、10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內地支邊青年、54萬城市知識青年組成的墾荒大軍,踏公路、行鐵路、走水路、借小路,別羊城、離巴蜀、辭雲貴、渡浦江,橫跨全中國,直取北大荒。他們以革命英雄主義的大無畏氣概,以革命樂觀主義的戰斗豪情,義無反顧地投身於一場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拓荒。

  7月底,在洪河農場,記者見到了趙輝,他是農場第一批到俄羅斯開荒的7個人之一。2003年,他和同伴王海東、彭建剛、陳曉男等7人,克服寒冷、飢餓與孤獨,一年開荒種植8000畝,為農場在俄羅斯墾荒奠定了基礎。因為條件艱苦,本來只有百十來斤的趙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瘦了30斤。

  趙輝現在經營著一家大米加工廠,對赴俄墾荒之苦,他早已釋懷。他欣慰地告訴記者,目前墾區的境外開發進展順利,僅今年,就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建立了15家境外農業開發公司,承租土地達130萬畝。

  北大荒人的品質成為品牌,道路越走越寬廣。

  勇於開拓譜新篇

  如果說開墾荒原、建房築路,在地圖上添上一個個國有農場的名字,是北大荒的首輪開發,那麼,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實現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則是北大荒的二次創業。

  1978年,北大荒人踏上改革之路。從農場統管、統種、統收到建立獨戶和聯戶的家庭農場,再到職工分戶經營,生產費、生活費完全自理的『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黑龍江墾區不斷探索著新的經營體制和機制。

  到1996年,墾區先後興辦了20多萬個家庭農場,完成了農業改革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1997年,九三分局進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試點,拉開了農業改革第二次飛躍的序幕。從2004年開始,墾區啟動現代農機裝備工程。隨著大馬力拖拉機作業半徑的擴大,原有的組織模式已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求,於是北大荒人又開始了『撤隊建區』改革。

  今日北大荒,正在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闊步邁向農區工業化。最先開拓農區產業化的當屬馳名中外的完達山乳業。1963年根據王震將軍指示,墾區建起了第一家乳品廠即完達山乳品廠。2000年初,完達山乳業通過收購、兼並、控股等重組方式,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對墾區內外28家乳品企業、64個乳品品牌的整合。目前,這家企業日處理鮮奶能力已達2300噸,綜合經濟指標在全國乳品行業排名第六位。

  由小作坊到一條條崛起的農業產業化巨龍,黑龍江墾區正成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的高地。九三油脂集團總經理田仁禮向記者描繪發展期貨交易減少農業風險的前景;完達山乳業集團董事長劉清泉對『以科技進步提昇品牌影響力』有一系列制度安排;北大荒豐緣麥業集團董事長賈慶勝對正在建設中的年產5億袋免油炸方便面生產線充滿期待;農墾麥芽集團董事長苑曉平暢談與基地農戶建立更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這些新時期的農墾人,思路清晰,乾勁十足。他們的戰斗在『市場』上打響;勇於開拓的北大荒人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