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電 今天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分組審議《關於2006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該報告顯示,雖然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管理水平逐年提高,但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省級財政預算管理審計中發現,部分市地及縣地稅局應征未征等各類違法違規問題資金數額較大,部分市縣(區)存在應征未征稅金、混淆入庫級次、人為調節稅收進度、延壓稅款等問題。省直部門預算編制不夠完整,專項資金申請立項程序不規范,資金分配不同程度地帶有隨意性;少數專項資金在安排上存在超范圍問題。少數部門繼續保留銀行賬戶,年末銀行賬戶餘額數額較大,造成資金閑置、虛列掛賬、自行借出等問題;定額管理的公用經費超支較為普遍,有些部門車輛超過了預算核定數,交通費支出超預算嚴重。據對7個省直部門和單位審核,2006年預算核定公務用車數量76輛,交通費支出預算393.4萬元。而實有車輛128輛,交通費實際支出569.5萬元,超支176.1萬元。財務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未經批准超標准發放獎金補貼、收支不納入預決算、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往來款項清理不及時等問題較為普遍。
對省級轉移支付資金審計調查發現,預算編制不完整,有些轉移支付資金沒有編進政府預算。在編報年度本級預算中,應向本級人大報告各項轉移支付補助13億元,但少編報3.1億元。
對20個縣(市)新農村建設財政涉農資金投入、撥付、使用和效益情況審計顯示,存在財政部門套取上級投入財政涉農資金、擠佔挪用扶貧滾動發展資金、滯留、滯撥新農村建設財政涉農資金以及設備閑置不能發揮效益等問題。
從對全省2006年度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投入的審計情況看,投入危房改造資金從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在危改資金管理、項目管理中,部分市縣違規使用危改資金,挪用『以獎代補』資金,部分施工單位存在多計工程價款以及工程質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