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麗街大門。
東北網8月15日電 2003年,哈爾濱市香坊區在延福街邊建成高麗風情一條街,欲將整個街打造成集餐飲、娛樂、休閑於一身,具有朝鮮民族特色的高麗風情街,並對該街實行步行街管理模式。然而,由於缺乏統籌規劃,街道的配套設施不健全,招商工作滯後等多種原因,如今的高麗風情街難見步行街的熱鬧和繁華。
買賣蕭條7成商鋪閑置
從延福街上望去,高麗風情一條街的大門夾在兩邊的居民樓中間,大門被商販和停靠的車輛堵著。走進高麗街裡,靠近大門的幾家韓國風味餐廳在經營,餐廳對過是一家幼兒園和洗浴中心,與當初籌劃的高麗風情不靠譜。街路兩邊共有40多家商鋪,每個商鋪都是地上兩層,地下一層,面積約在500平方米,現在只有10家左右在經營,大概7成的商鋪處於停業和閑置狀態,有的商鋪門前貼著出兌廣告,有的門前貼著電費催繳單。
記者撥通了一個出兌廣告的電話,據對方講,他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價格買下了高麗街上的一座樓,總面積達460平方米。當初買這個樓時,他聽說要打造一個韓國風情的商業步行街,這裡的商鋪會有昇值潛力,於是投了資,可至今4年過去了,這裡根本就沒發展起來,沒辦法只好出租,可出租廣告登出去快一年了,也沒有承租的,自己將近200萬元的資金被套在這裡。
一個餐館的業戶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的店鋪不在主街面上,平時這裡客流很少,顧客主要是附近的居民,外面的人知道高麗街的也不多,我們幾家韓國風味餐館也只是維持經營,根本賺不了啥錢。』在高麗街上修鞋的老大爺介紹說,這裡一直沒路燈,晚上黑漆漆的;本來是步行街,可每天從這條街上穿行的車輛很多,這樣的環境誰會來這消費啊。
招商不順難成氣候
2003年6月,高麗風情街正式對外開放。據香坊區經濟發展計劃局介紹,高麗街位於哈市香坊區安埠小區西北部,規劃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分為高麗步行街、高麗娛樂城和商貿文化大廈三部分。高麗步行街全長320米,已建成餐飲、娛樂、服務區2萬平方米,可容納80戶各類業戶。高麗街南樓規劃為商業區,主要進行商品交易和產品展示,北樓為文化、服務區,規劃建成安重根會館,高麗民間團體及韓國企業辦事處、寫字樓和其它文化設施。高麗風情街是集餐飲、商貿、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
香坊區經濟發展計劃局的負責人介紹,高麗街建成後,招商工作不是很順利,高麗街沒有整體發展,加上高麗街規模有限,現在區裡也很無奈。
一位業戶對記者說:『高麗風情街建設之初規劃不合理,店鋪面積太大,都在幾百平方米左右。而一些經營韓國小商品、食品的商家,只需不到百平方米就足夠了,他們不願來這裡經營。』
管理不到位風情街成『雞肋』
高麗街剛建成時,許多高麗街上經營的業戶就發現這條街根本就沒路燈,業戶們找到開發商——香坊區城鄉建設綜合開發公司,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說,這條街我們交工後,路燈不歸我們管,去找市政部門。而業戶多次找到香坊區的市政建設部門要求為街道安裝路燈,至今也沒個說法,一到晚上,這條街死氣沈沈。
業戶們還反映,這條街本來是步行街,可後來,由於管理不善,街頭的隔離樁被人私自拆卸,附近的車輛暢通無阻地通行,影響生意。曾經參與了當初高麗街招商工作的安重根會館館長張永哲介紹說:政府的招商力度不夠,招商的條件不優惠,未能吸引韓國客商和本地有實力的朝鮮族企業家來這裡投資。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蔣立東認為,街區改造工程帶給哈市的經濟發展空間是深遠的,尤其是建設具有特色的街路對於提高哈市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競爭力,增加城市美譽度,進一步提昇城市形象都有積極的作用。政府部門應該統籌規劃,並積極組織落實與韓國客商進行項目對接工作,盡快研究制訂高麗一條街招商優惠政策,提供寬松的合作平臺,促進引資建設進程,使高麗街能夠健康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