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把我的遺體捐給醫療部門,找出患病的原因,使同患免遭病痛的折磨,這也算是我對醫療事業做出的一點貢獻吧。』這是孫景斌面對記者訴說的心裡話。
孫景斌今年48歲,呼蘭區楊林鄉蘇堡村人。1980年他從呼蘭縣來哈打工。4年前,孫景斌出現流鼻血、尿血的癥狀。去醫院檢查得知:他肝部長了血管瘤,但至今沒有找到病因。孫景斌通過自己所受病痛的折磨,想到還有許多和自己患有相同病癥的人,他萌發了死後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療科研部門的想法。
記者就孫景斌捐獻自己遺體一事采訪了市紅十字會。據工作人員介紹,捐獻者或家屬首先要到所在區的紅十字會,哈爾濱市紅十字會或醫大二院的遺體捐贈站進行登記,在紅十字會領取4張《哈爾濱市公民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填寫後到所在地區公證處辦理公證,公證後將表送到位於南崗區保建路157號的哈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據悉,哈爾濱市公民捐獻遺體人數每年都呈上昇趨勢,僅去年12月到今年7月,到市紅十字會進行遺體捐獻登記的就有88人。自2001年至今,已有1100餘人登記,其中有42人實現了遺體捐獻。而他們捐獻的目的都是希望能為國家醫療科研事業做貢獻。目前,除了患有甲、乙類傳染病的人群,都可以進行遺體捐獻。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