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來到松北區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的建築工地,對工人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質監人員發現建築工地項目經理和工人們所戴的安全帽存在很大差異,其顏色、厚度、重量、質地都不一樣。項目經理所戴的白色的安全帽表面十分光滑,拿在手裡很重。工人們的安全帽掂起來很輕,而且做工粗糙,裡面只有一層薄薄的泡沫塑料。質監人員現場對建築工地項目經理和工人們所戴的安全帽的衝擊性能進行了簡單測試。結果發現,項目經理所戴的安全帽抗衝擊性能非常好,即便是用腳踹也不會變形。安全帽上還貼有國家規定的『安全帽應有四項永久性標志』。而建築工人們戴的塑料安全帽,既沒有生產日期和安全標識,其外殼、襯裡也薄,化纖帽襯帶強度不夠。用手一捏就變形了,無法起到防護抗擊的作用,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最終檢測結果顯示,該工地工人所戴的標稱『磁縣春華勞保塑料制品公司』生產的『ShunAN』牌塑料安全帽和『揭陽市榮裕塑料五金廠』生產的『榮裕』牌安全帽,其衝擊吸收性能試驗均不合格,屬於劣質安全帽。這兩種不合格的安全帽曾於今年7月14日被媒體曝光。 針對建築工地給工人使用劣質安全帽的情況,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滕幼平說,建築工地必須選擇具有經過抗衝擊檢驗和抗穿刺檢驗的檢測檢驗報告、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編號、執行標准、生產日期等信息的合格安全帽。 在該建築工地食堂,質監人員還發現了半袋用塑料編織包裝的工業用鹽。該工地項目經理張某解釋說,這些工業用鹽是用於建築工地的,並不是給工人們吃的,只是由於個別工作人員誤將這些鹽當作碘鹽放到了食堂裡。其間,質監人員還對食堂的醬油、醋、味素、大米、蔬菜等各類食品進行了檢測,發現『真鮮味素』無QS標志。 圖為劣質安全帽一捏就變形。 新聞鏈接
2007年4月6日下午,浙江省一名建築工人的頭顱裡插進了一根鋼筋,經搶救無效死亡。讓人吃驚的是,工人當時戴著安全帽,但鋼筋竟把安全帽穿透了。經過檢測發現,他所佩戴的安全帽屬於不合格產品。 按照《安全帽國家標准》的規定,每頂安全帽上面都應該有4項永久性標志,包括制造廠名稱、商標、型號,制造年月,生產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編號。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各工種需要佩戴安全帽上崗的人員總數達到了8000萬人以上。安全帽作為一種消耗品,每年的使用量至少也在5000萬頂以上,但是國家抽檢的合格率卻不到80%,這就意味著每年有不少於1000萬頂不合格的安全帽流入使用者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