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電 繼在三峽右岸國際競標中首次奪得國內獨立承制世界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的整體設計和制造任務後,哈電集團再次依靠自主創新攻克了大型水電的關鍵部件———水輪機轉輪葉片的技術瓶頸。8月15日,哈電集團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的三峽右岸水輪機轉輪葉片(簡稱三峽葉片)通過了由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並具備了批量生產的技術和能力。三峽葉片的國產化打破了國外的壟斷,標志著中國由水電大國向水電強國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去年年底,哈電集團正式啟動了三峽葉片的研發項目,通過與清華大學合作,結合了此前成功研制並批量生產的轉輪直徑為8.3米的景洪水輪機葉片的經驗,終於取得了技術突破,實現了葉片鑄造工藝方法上的創新。經專家鑒定,哈電研制的三峽葉片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內外質量及尺寸精度都達到了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其葉片型線准確,加工餘量分布均勻,專家建議哈電盡快實現穩定、高效、批量生產。三峽葉片的國產化,擴大了大容量水電機組的國產化份額,增強了民族工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為巨型水輪機轉輪葉片鑄造全部實現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三峽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為700兆瓦,其中大型不鏽鋼鑄焊結構轉輪的直徑為10.44米,葉片最大輪廓尺寸為4537×4951×2300毫米,是當今世界尺寸最大的混流式轉輪,三峽葉片的成功鑄造也將迫使國外廠家的同類產品降低訂貨價格。據測算,哈電制造的三峽葉片每噸成本11.5萬元;大型機組的葉片如全部國產化,將為國家節約數十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