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電 入夏以來,黑龍江省高溫少雨,農田大面積遭受旱災。從8月8日開始,黑龍江省纔普降喜雨,使百年一遇的旱情得以緩解。今年黑龍江省大旱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記者采訪了省氣象部門的相關專家。
據介紹,今年6月以來,黑龍江省降水異常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為68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50%,為1961年以來同期降水最少值。6月1日至8月2日,全省平均降水量僅為126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44%,為1961年以來第二位少水年。
同時,今年氣溫也同比偏高。據統計,今年6月全省平均氣溫為21.6℃,比常年同期偏高2.6℃,突破歷史同期最大值,7月份全省平均氣溫也比常年同期偏高0.6℃。
降水少、氣溫高是造成黑龍江省出現大面積乾旱的主要原因,其中重旱區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西部、黑河和松嫩平原北部,全省有50個市縣土壤相對濕度低於70%,有13個市縣土壤相對濕度低於50%。截至8月上旬,黑龍江省受旱地區已發展到73個縣市,受災人口779萬人;受旱面積已增加到568萬公頃,絕收面積增至45.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1.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5.8億元。
專家稱,東北大部分地區處在夏季降水偏少的年代際氣候背景下,同時南海夏季風偏弱,沒有足夠的水汽條件,因此降水偏少導致了乾旱。另外,7月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導致了東北地區降水偏少、旱情發展。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