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電 隨地便溺不但污穢了環境,而且損害城市形象。
家住地德裡小區的居民王先生說,他家樓下有幾個小飯店,每到夏季,經常有一些喝酒的客人因著急排不上廁所到樓角處『方便』。時間一長,樓角的污穢物越來越多,臊臭味特別大,盡管天氣炎熱,但附近的居民家卻無法開窗。
南崗區清明四道街居民顧女士說,她家附近有個菜市場,公共廁所離菜市場很遠,她家住在一樓,經常看見有人大白天就在她家窗外大小便。為了避免難堪,她便常年在窗戶上掛上半截窗簾遮擋。
18日16時,記者來到該市場。這裡人聲鼎沸,人流如織,緊靠市場的一居民樓院內便溺物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散著難聞的氣味。一居民樓窗外的牆上,有兩排粉筆書寫的大字:『收狗屎!禁止大小便!』一居民告訴記者,因為來這裡『方便』的人太多了,擋也擋不住。
19日10時,松花江公路大橋防洪通道出口處。半小時內,先後有4個出租車司機在路邊小便。雖然路上車輛、行人川流不息,而且行人有很多是婦女、兒童,但這些司機竟不管不顧,拉開車門直接在路邊小便,旁若無人。
從七臺河市來哈訪友的金先生說,松花江公路大橋不但是進出哈市的交通要道,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這樣的行為給城市抹黑,應該制止。哈爾濱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著很多省內外的游客,隨地便溺看似小事,實質上是對市民道德水准、綜合素質的考驗。
在市直某機關工作的李先生說,他每天午飯後都習慣在江邊散步,常見有人在樹叢邊、花壇旁小便。有幾次,人行道上便溺物成堆。
在某啤酒廣場就餐的市民吳先生認為,餐飲場所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廁位設置不足,有些地方甚至沒有設廁所,而客人喝了大量啤酒必然要『方便』,這是導致客人到外面找角落『方便』的主要原因,責任在商家。
在議論風生哈爾濱論壇網站,一位網友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政府花費了巨資給修建了那麼多的公廁,可還有那麼多的人隨地大小便。在火車站的小樹下,總有人隨地便溺,而附近就有公廁,火車站裡也有公廁,街道旁也有公廁,還有提示牌,為什麼還是有人隨地便溺呢?每個市民都是好環境的受益者,可就是有個別人習慣如此『方便』,僅僅為了自己『方便』就可以無視其他,這樣的『習慣』離文明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