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6日電 近來,有不少家長反映,哈爾濱市一些校外文化補習學校的收費價格幾乎『不約而同』地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補習班為何提價?價格的調整是否有章可循呢?日前記者對哈爾濱市部分文化補習學校進行了走訪。
課外補習班紛紛漲價
21日中午,記者來到一家名為『成功語言學校』的招生處,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該校的英語教學情況。記者稱自己孩子開學後將上小學4年級,她建議孩子先學3L英語,每次課時是110分鍾,收費20元錢。可以先交一期16次課時的學費,計320元錢,考試卷子和教材、光碟等費用另算。記者問是否可以優惠,接待人員介紹說:『學習3L英語的學費原來每堂課是15元,前一段時間剛剛調整到了20元。學校規定現在不能再優惠了。』
21日下午,記者來到道裡區通江街的一堅英語學校。在招生辦,一位女工作人員介紹說,一堅英語學校的收費方式有三種,家長可以選擇:第一種是一次交4個月的學費,共1280元,平均一堂課40元;第二種是一次交8個月的學費,共2400元,平均一次課的學費可優惠到37.5元;第三種是交一年的學費3300元錢,每堂課優惠到34.3元。據了解,該校7月份時收費是3個月一交,共計960元,也是平均40元一堂課。這裡每堂課也是110分鍾。記者注意到,按照該校的要求,雖然每堂課的價格沒有變動,仍然是40元錢,但是原來是一次交3個月的學費960元,而現在是必須一次交1280元4個月的學費,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家長的負擔。
此後,記者還走訪了其他一些文化補習學校,發現補習學校的收費價格普遍進行了調整:志成英語補習學校每堂課由12.5元漲至15元;奧德文化補習學校的物理班每堂課由20元漲到了25元;海博英語學校每課時由30元調整到40元;揚格外語學校新概念兒童英語班學費由原來的8.5折漲到了9折,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天馬上就要執行全價,不再打折了……
物價局:不允許隨意漲價
民辦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普遍調整學費,是否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物價部門的批准,記者采訪了市教育局財務處的遲先生。他說,市教育局只負責在校生畢業班級的補課收費問題,而社會辦學收費的問題應該由物價局負責管理,教育局只負責相關的業務指導。
記者又與市物價局綜合處的袁處長取得了聯系。袁處長說,市物價局對民辦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的收費有監督管理職能。因為各個學校的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都不相同,所以收費標准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是正規的補習學校,就應該具有教育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和物價局批准頒發的收費許可證,收費標准應該是明確的、固定的,不允許私自隨意漲價。
定價標准『以社會平均成本』為基礎,很籠統的一個概念
據市物價局行政事業收費管理處處長林淑范介紹,8月中旬,由市糾風辦牽頭,會同教育、物價、工商和稅務等5個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分別對全市的民辦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進行了抽查。在抽查的33所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中,有80%的學校具備辦學資質和相關手續。對於不具備辦學資質和涉嫌違規收費的學校責令其整改,並予以相應的處罰。
林淑范處長說,根據國家《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收費管理辦法》和《黑龍江省民辦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民辦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的收費標准應該以當地同行業社會承受能力和社會平均成本為基礎,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價格漲幅過高,物價部門應該對其成本進行重新核定,對明顯超高的定價應該予以制止,責令其改正。另外各種補習學校的收費價格必須進行公示,即在學校的顯著位置予以公布,做到各項收費均保持透明。
林淑范處長表示,因為現在是市場經濟,只要家長和學生認可,學校還具備相應的辦學資質,有收費許可證,並且收費沒有明顯偏高,物價部門就不好過多插手。對於民辦非學歷學校物價部門還是要突出服務意識,做到服務好、管理好、監督好。
補習班跟風漲價,學生家長負擔加重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國家對於民辦非學歷文化補習學校的招生價格並沒有明確的具體定價,只是要求以同行業社會承受能力和社會平均成本為基礎,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就給了補習學校一個相對比較寬松的定價空間。只要辦學者具有收費許可證,定價不是明顯過高,那麼物價部門也沒有權利過多乾預。
在采訪過程中,一位民辦文化技能補習學校的負責人稱:『豬肉可以漲價,補課班的學費為什麼就不能漲價?』他認為,補課班漲價是由於他聘的教師要吃飯、也要吃豬肉,而糧食和豬肉都漲價了,所以老師的工資也得漲,他的辦學成本也就相應地增加了。他認為,作為價格鏈中的一環,補習班的價格應該水漲船高,隨行就市。
市民張女士認為,孩子參加校外補習,只要能讓孩子真正學到知識,家長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太在乎花錢,但是學費和資料費的價格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讓家長錢花在明處,心服口服。她10歲的兒子補習英語時每張16開的英語試卷學校竟然收費1元,一個暑假下來,僅卷子錢就花了26元,這就有些說不過去。在機關工作的單先生認為,補習班收費不應該任學校自定自漲,可以像醫院掛號那樣,由物價局和教育管理部門按照老師的職稱分等定價,這纔合理。
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抑制校外補習班競相漲價之風,避免更多行業借『豬』漲價,影響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