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6日電 今年以來,七臺河的礦工們過上了好日子,過去洗澡難問題得以解決,為礦工建設的浴池、烘乾室、更衣室,為礦工提供了極大方便。礦井還配備了人車,完善礦井灑水消塵系統,167處礦井達到要求,極大改善了礦工生產生活條件。這是七臺河市積極推進利民行動,給廣大礦工造的福。
2007年年初以來,七臺河市推進10項利民行動43件實事取得了積極進展。百姓從中大得實惠。
促進再就業行動。通過各種渠道實現就業再就業6844人。為2818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各種稅費253.2萬元;為367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43萬元,帶動91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544萬元;為3980名靈活就業人員兌現社保補貼360萬元;為1639名『4050』人員支付公益性崗位補貼260萬元。
助學行動。『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春季學期資助4250人,下撥資助金616830元。資助城市低保家庭學生2068人,下撥資助金233620元。全市167所農村中小學校共51225名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免除部分家庭困難學生的課本費,對寄宿生實行補助。
幫困行動。通過調查摸底和入戶排查確定『一幫一』對象3000人,啟動了第三輪城市『一幫一』工作。采取集中救助和平時救急的方式,對全市341戶困難職工進行了幫扶。打水源井11眼,完成自來水工程10處,解決了10個村屯,5000人飲水難題。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33100人,實現收入16100萬元。
解難行動。完成采煤沈陷區受損房屋復核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培訓農民8萬人次,示范和推廣農業新技術40項。在農村居民中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87%以上,完成任務目標的96%。在市區每個行政村建設和改建標准化衛生所1所,預計9月末全部完成。已建成省級社區衛生示范中心1家,改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家,完成任務目標的100%;1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在改建中。對全市城鎮低收入居民中的無房戶及住房困難戶進行了摸底調查。治理低空大氣污染工作全面啟動,已完成改氣、改型煤鍋爐65臺,服務業完成爐灶治理1450個,中心區服務業爐灶已完成90%,對52家污染嚴重的企業下達了限期治理通知,對12家污染嚴重的企業實施了停業治理,其中5家被依法關停。為996名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384萬元。
傾聽群眾心聲行動。上半年市長信訪電話辦公室接到群眾來電187件,省長電子信箱辦公室交辦案件12件,省長電話辦交辦案件16件,已全部報結。《行風熱線》共播發節目141期,接到市民來電來訪反映的問題1473件;通過直播和督辦解答解決問題1051件,佔反映問題總數的70%以上。
據了解,七臺河市在落實利民行動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了市級領導負責,牽頭單位組織推進,市委辦、市政府辦督促檢查的推進機制。將各牽頭單位完成利民行動情況列入年度目標考核,並把工作完成情況作為評價調整班子、使用乾部的標准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