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電 『松花江水污染應急科技專項』課題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形成我國污染場地應急治理技術體系、提高應急治理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哈工大城市水質保障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先進機器人及系統實驗室,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新建40個科普圖書室,使『奔小康科普書屋工程』遍及龍江每個角落。
今年年初以來,我省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績。省科技廳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目標,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增長區,探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模式,為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平臺——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3家
繼引來大量訂單的低耗電智能電熱采暖片,日前,哈爾濱沃姆智能電塑有限公司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又研制出了恆溫智能電熱毯、智能鞋墊等高新技術產品。該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我省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上半年我省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3家,認定高新技術產品68項;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826家,高新技術產品總數達897項。
哈爾濱高新區設立了開發區自主創新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扶持樂辰科技、蘭諾數碼、嘉鴻科技等骨乾企業發展,並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著名企業在區內建設研發中心和中試基地,形成了軟件開發、系統集成、服務外包、信息服務等高新技術企業集群。今年上半年,哈爾濱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同比增長21.6%;工業增加值59億元,同比增長20.8%;利稅28億元,同比增長21.7%。大慶國家級高新區通過狠抓項目建設,強化技術創新,擴大招商引資等措施,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同比增長20%;工業增加值68億元,同比增長21%;利稅24億元,同比增長20%。
今年,省科技廳安排1000萬元產業化專項資金預算項目,重點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大力培育科技企業。積極支持哈爾濱高科技創業中心軟件服務外包基地建設,安排預算資金200萬元,新增8800平方米的孵化面積,專門用於吸引和支持服務外包企業。
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對外合作項目紛紛落戶
今年上半年,我省進一步加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力度,對外合作項目紛紛落戶省內。年初,省計算中心與韓國空間信息通信株式會社聯合,在哈爾濱成立了『中韓科技信息中心』,標志著中韓雙方在IT領域的技術合作正式拉開帷幕,也為中韓合作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促進兩國科技合作向縱深發展。5月22日,『中加農產品加工開發合作中心』(省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土建工程也已正式開工,年底即可試運行。
我省與加拿大艾伯塔省大學科研機構關於畜禽糞便生產沼氣技術、牲畜糞便堆肥處理技術、生物質新材料等的合作項目,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合作的『中美合作提高黑龍江省奶牛場綜合生產水平』項目,經專家論證,新納入我省『十一五』科技重點項目中。
中加農業生物技術論壇,進一步加深了我省和艾伯塔省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為解決兩省在農業生產上存在的重要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人纔支橕。
下半年,我省將以對俄科技合作為重點,大力引進國外的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提昇我省的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我省科技信息網上增設新聞動態、企業信息、項目信息等專欄,集中展示我省的科技合作項目和企業技術需求。
加強區域技術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我省創新模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基地和研究推廣中心。為促進『基地』和『中心』健康發展,省科技廳制定了《黑龍江省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全省在建基地已達21家,在建推廣中心6個。
省科技廳還積極加強區域技術聯盟合作,在已有的東北技術轉移聯盟基礎上,搭建了與上海、武漢等地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臺。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哈爾濱市技術市場辦與上海技術交易所共同籌建了『上海-黑龍江技術轉移基地』,兩地可通過可視會議系統,進行技術洽談和項目對接,將極大地促進兩地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與信息資源共享。
積極建設黑龍江科技成果轉化網。目前我省已形成省(行業部門、院所等)、地、縣三級服務網絡。並分別與浙江網上技術市場、河南省科技成果網、上海科技信息網、南京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等地建立了信息共享服務體系,真正成為政府引領、多方共建、資源共享、功能完備的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認定技術合同736項,成交金額5.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