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唱響友誼『同一首歌』——來自友誼縣、友誼農場聯手建設新農村的報道
2007-08-27 15:56: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7日電題:唱響友誼『同一首歌』——來自友誼縣、友誼農場聯手建設新農村的報道

  實現通鄉、通村公路129.6公裡,清理村屯邊溝近10萬延長米,拆除舊草房5.6萬平方米。改造鄉級醫院和45個村級衛生所4688平方米,建設28處農村人畜飲水工程。

  新建鄉村(分場、生產隊)公廁53座、文化廣場與綜合文化站22處、安裝健身器材和籃球、乒乓球體育設施30餘套;

  『以城帶鄉』。 7.4萬平方米的小城鎮建設工程,友誼鎮內自來水和開發區一期排水工程;13000多平方米的人行道硬化工程;20000平方米的綠地草坪和20000棵新植樹木,栽種4000棵各種花卉的80個大花壇中以及友誼路和北四道街亮化等工程;這一切變化,僅在一年半內。完成這一切,緣於友誼縣、友誼農場雙方合力共建。唱響友誼『同一首歌』。2006年至今,依據區域特色,縣、場聯動,大手筆運作,共同爭取、拿出1.5億元資金.全部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去。

  (一)

  由於歷史體制的緣故,友誼縣沒有一個直轄村屯。新農村建設如何開展?

  本著『不求所屬、但求所在』的原則,友誼縣委、縣政府主動與農場方面溝通協調,在全省墾區內率先提出了『縣場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縣、場共同組成了新農村組織機構,。圍繞新農村建設,縣、場主要領導定期磋商、多次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協商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為指導、幫助農場開展好新農村建設,今年,縣場共建領導小組在推行乾部交流掛職中,率先將縣新農村辦公室副主任派到農場新農村辦公室任副主任。縣、場新農村辦形成了定期議事制度,交流信息,借鑒經驗,互通有無,形成合力。

  友誼縣委、縣政府實行了縣級黨政領導乾部、各職能部門、科級以上乾部共同參與的工作推進格局。縣委常委率先垂范,對十個鄉鎮(分場)進行包保;縣級領導乾部做表率,組成5個試點村工作推進組。他們帶領幫扶單位來到試點村現場辦公,做到特事特辦。友誼農場黨政領導一邊抓農業生產,一邊深入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檢查、督促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情況。

  縣農委、財政、交通、民政、建設、廣電、文體、電業等部門抽調人員進駐村屯,幫助村裡建設新農村。

  建設鄉至福前村5.6公裡的通村公路,按照設計標准為3.5米,縣委、縣政府用科學的頭腦和眼光、考慮到新農村建設是一年管百年的大計,基礎建設是一次性投資,於是在和農場協商後,縣政府多方籌集資金260萬元,將路擴寬到6米多。如今這條路成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樣板路。

  (二)

  在近兩年的新農村建設中,累計投入資金超億元,這對於友誼來說,可謂寬思路、大手筆。百姓們知道,要不是縣、場聯動,要不是有兩個合心的領導班子,要是全社會齊動,決不可能有如此投資力度的。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農場的主動作用,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政府投入一部分,農場投入一部分,招商引資籌集一部分,向上爭取一部分,農戶自籌一部分的多元投入和多輪驅動機制,使友誼的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在縣、場的齊心協力下,友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更是『快馬揚鞭』,奔向快車道。

  為了讓農民兄弟快點走上平坦、寬廣的『金光大道』,縣、場爭取資金各使各的勁,投入資金則使出一股勁。在雙方努力下,去年完成8條通鄉、通村公路硬化工程,今年又啟動了49.6公裡的3條白色水泥路面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

  為了讓農民兄弟盡早住上磚瓦結構的新房屋,農場大面積拆除舊草房,其中八分場二隊的151戶村民進行了整體拆遷,面積達9020平方米。東建鄉鄉鎮居民房屋100%實現了磚瓦化,一分場『草改磚』54戶,拆遷面積2518平方米。同時,大力實施了『房屋改造』工程,今年農場投入100多萬元實施『穿衣戴帽』工程,為興發村(四分場五隊)的68戶村民的住宅進行外牆粉刷、更換彩鋼瓦房頂。縣政府與農場一起,為東勝村集中建設30戶全新標准化住宅小區,對小區內的道路進行硬化,環境進行綠化和美化。

  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先後實施了文化廣場、綜合文化站、人畜飲水、綠化、排等水工程;

  為了改善農民就醫上學條件,投入150萬元,對鄉鎮醫院進行全面整修,整修面積達4760平方米,並新建45個村級衛生所。投入360萬元,進行了農村學校危房改造,全縣11所農村學校全部實現了樓房化、暖氣化。

  (三)

  在新農村建設中,友誼縣堅持以點帶面、以城帶鄉的原則,與農場一起著力規劃、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標准和較強示范作用的示范點。去年,僅就建設鄉福前村這個省級試點村縣政府就投入資金736.5萬元。今年市級幫建單位市人民銀行專門為友誼農村信用社增加130萬元再貸款,全部下擺到福前村民手中,解決了春耕的生產資金,縣各幫扶單位也投入20餘元,用於該村修建田間乾路工程和排水橋涵,翻新維修村委會辦公室和配置垃圾箱等,使該村新農村建設快步向前。

  同時,在其它69個村屯建設中,縣和農場也不同程度、不同規模、不同角度地啟動了路、樹、水、有線電視等多項工程。

  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通路、通電、通郵、通廣播電視;改水、改路、改房、改灶、改廁;黨的優惠政策進村、科技進村、先進文化進村、優良道德進村、法制教育進村、衛生習慣進村,這是友誼縣、場加強鄉(分場)容村(隊)貌,全力打造農村美好家園,而實施的『三清四通五改六進村』(3456)工程。

  為改變家鄉面貌,縣、場累計投入資金上千萬元,使去年的試點村農戶用上了自來水,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綠化率達到100%,並且杜絕了畜禽散放散養的不良現象。

  按照『淨化、美化、綠化、香化、硬化』的標准,首批重點建設了33個標杆農業生產隊和21個農村文化、休閑、健身廣場。一個個『花園式』、『生態型』的新村屯,已經成為友誼廣大農戶築起了一個個生產發展、鄉風文明的新平臺。

  (四)

  近年來,縣裡新上了1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盛源油脂加工、合興玉米深加工、紅興隆糖業技改開發等項目。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有力拉動了當地農民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2007年,農戶種植水稻和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到42萬畝和34萬畝,分別比上年相增長14.3%和18.5%。新建牛捨7萬平方米,種鵝基地面積5,000平方米,縣域內肉牛和大鵝存欄分別達到了3萬多頭和100萬只。預計全年畜牧業總產值可實現1.5億元,養殖戶人均收入2,700元。

  縣、場明確了科技種田、主輔換位、勞動力轉移、發展三產等多種增收路徑,累計培訓農民近萬人次,使測土施肥、節水灌溉、模式化栽培等農業實用新技術得到廣泛推廣,農民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管理的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幫助農民組建成立了西香瓜、水稻、白瓜等13個農民協會組織,擴大農產品市場佔有率。

  今年,農場投入180萬元改造了部分中低產田,增修排水溝渠和橋涵,鋪墊田間乾路,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五)

  為了幫助轄區內友誼農場搞好新農村建設,友誼縣政府在政策及資金上給予全力傾斜,政府各相關部門充分履行職能,搞調研、跑立項,向上爭取資金。

  通鄉、通村公路、村隊休閑廣場、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戶建設等貼心工程,讓廣大農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建設新農村帶來的進步,從而也激發了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試點村(隊)的村民主動投工投勞5000餘人次,為新建通村公路清理路障10多處,修建土建護坡2萬延長米,平整村休閑廣場、文化大院場地近5000平方米。

  目前,試點各村都成立了以『五老』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負責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協調有關事項,化解出現的矛盾。在他們的幫助下,福前村村民如期喝上自來水,和發村68戶從茅草屋順利住進了嶄新的磚瓦房內,真正實現了新農村建設『政府來搭臺、農民唱主角』的良好局面。

  (六)

  不追『歌星、影星』等明星,專追『五愛星、法紀星、團結星、文化星、科技星、致富星、環衛星、計生星、新風星、勤儉星』等『新星』。新『追星族』,為友誼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是友誼縣、友誼農場全力推進鄉風文明和民主化管理進程,讓新農村建設『不缺腿』,全面開『花』的結果。

  按照縣委宣傳部的部署,縣廣播電視部門增設了鄉風文明專欄,雙鴨山日報駐縣記者站負責人成為新農村報道組領導成員。農場宣傳部門在各村屯普遍開展了『文明村鎮』評選和『文明農戶』創建活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在友誼已經全面普及。其中,在開展創建『十星級文明戶』活動中,友誼農場全場20884戶群眾中, 『八星戶』以上達15962個。

  友誼縣、友誼農場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六進村』活動,即黨的優惠政策進村、科技進村、先進文化進村、優良道德進村、法制教育進村、衛生習慣進村,倡導村民傳承古典文化、挖掘荒原精神,展示現代農業、創建農村豐碑。

  為創建『平安鄉村』,友誼縣政府投專用資金為鄉鎮派出所配備了警車等設施,改善了部分司法所的辦公條件。去年友誼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平安縣』稱號,今年獲得了全省『無毒縣』稱號。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