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電 哈市振興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出臺《哈爾濱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2007年工作要點〉和〈黑龍江省振興老工業基地下一步工作要點〉的意見》,意見共分三部分36條,具體部署今年推進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各項工作及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提出要調整和完善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經濟政策,通過大力推進裝備制造業等工業,認真貫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推進哈爾濱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做大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繼續完善發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的各項政策措施。圍繞主導產業和重點領域推進裝備自主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
———電站成套設備方面將以哈電站集團為核心,大力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推進核電建設,穩步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新能源發電,重點開發超超臨界機組等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新產品,研制開發百萬等級核電機組等新產品。在電站輔機及配套產品方面,重點發展電站空冷設備、大型電力變壓器、電線電纜、大型鋼結構部件等產品。
———汽車制造方面將發展微型車、經濟型轎車、輕型汽車、環保型城市公交車,積極尋求與國內外大集團的合資合作,形成多車型、多系列的汽車工業體系。到2010年形成年產汽車70萬輛,汽車發動機90萬臺生產能力,建成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在汽車零部件方面,加快開發區汽車工業園、平房汽車零部件園區建設,培育一批生產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汽車零部件的專業配套企業。
———飛機制造業方面將以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為核心,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把哈爾濱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飛機制造基地。重點發展支線飛機、多用途飛機、系列直昇機和水陸兩棲多用途飛機。加快推進與巴西合作生產ERJ145型支線客機項目。加快各系列直昇機的開發研制。
———焊接技術與設備方面將以哈焊接研究所等為依托,加快重大焊接技術設備、優質新型焊接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建立特種焊接技術裝備開發中心,到2010年把哈爾濱建成集焊接工藝、技術、產品、培訓和總承包等功能齊全的國際著名的焊接城。
———基礎功能部件方面將加快哈軸集團資產重組,發揮國家級軸承技術中心的研發優勢,建設航空航天軸承、鐵路軸承、精密軸承、靜音軸承、汽車軸承、冶金礦山軸承六個生產基地和民用航空軸承生產維修中心。加大精密量儀的開發力度。哈量集團以精密量儀、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等高新產品為重點,形成新一代測量儀器產品。通過實施跨國經營戰略,將精密量儀、高檔量刃具等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強化第一工具廠國內行業的領先地位,加快精密、復雜刀具向市場需求的頂尖產品方向發展。加快新型電池和直線電機的研發和生產。
———專用機械方面加強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環保機械、重型機械等優勢產品的研制開發。加快星輪減速器、調速器等一批高技術產品產業化、規模化進程。
構建東北地區重點產業基地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加快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培育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具備條件的要向跨國公司發展。積極扶持一批民營科技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積極推進重點企業改革重組,通過資產總體合資等方式,做大做強一批重點企業集團。大力推進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著力提高哈爾濱市重點行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昇級。加快推進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的建設和發展,加快各園區控詳規劃的制定,促進生產要素集聚,構建東北地區重點產業基地。積極開發哈爾濱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哈爾濱區域性物流中心。重點建設哈爾濱哈達農產品物流中心、禧龍物流園區等物流中心,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及配送設施。促進中心城市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
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嚴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差別電價和水價政策,健全排污收費制度,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保護好松花江及主要水源地的水環境。啟動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中的西泉眼水庫、四方臺朱順屯和磨盤山水庫3個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建設。
積極推動以能源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推進哈大鐵路客運專線、哈爾濱—齊齊哈爾城際鐵路通道項目建設工作。推進哈東國際工貿區等新區建設。加快建設哈熱五期擴建等一批重點能源工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加快推進大項目建設,通過全面落實重點項目推進責任制,積極拓寬項目建設融資渠道等手段推進大項目建設。
抓住機遇吸引優良資本向哈市轉移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繼續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大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與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形成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集團,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帶動力。深入推進重點企業改制。深化供水、供熱、供氣、公共客運等公用事業以及房產開發、建築施工企業改革。全面完成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現產權多元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對跨國公司參與國有重點骨乾企業改制的引導和規范,培育大型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做好豁免企業歷史欠稅等相關政策的落實工作。
加大哈爾濱市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並繼續鼓勵外資銀行進入哈爾濱市。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進入現代服務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對確需保留的審批事項要降低門檻,減少環節,規范操作。
加快哈爾濱市的對外開放步伐。緊緊抓住發達國家、國內沿海地區資本和產業轉移的機遇,引導外資投向哈大齊工業走廊等重點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環保等重點產業。充分發揮哈洽會、『冰雪節』等展會平臺對哈爾濱市招商引資及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促進作用。利用俄羅斯中國年的契機,進一步擴大中俄合作領域。
讓『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意見》提出,要注重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完善社會保障各項措施。進一步做好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工作。繼續做好並軌人員債務清償和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工作。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工作,繼續大力推進工傷保險擴面工作。加強廉租房的政策,努力解決城鎮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問題。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努力使『零就業家庭』實現至少一人就業。切實解決軍工等困難企業和關閉破產企業職工的就業和生活問題。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
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壯大農村經濟,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重點抓好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優質糧食工程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加快主產區和主銷區合作。全面提高產業化的經營水平和檔次,加快全市種養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轉變的步伐,加快市、區(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多方開拓農民增收渠道,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