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大慶海關創新機制振興東北 從行政主導型向客戶服務型轉變
2007-08-31 16:55:43 來源:中國企業報  作者:王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1日電 在黨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黑龍江省關於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號召下,大慶海關以『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海關工作方針為指導,充分發揮海關各項工作職能,不斷優化通關環境,創新監管機制,簡化審批手續,將行政主導型海關向客戶服務型海關轉變,真正實現了把關與服務的高度融合,為促進大慶『80萬噸乙烯改造』、『30萬噸復合肥』和『30萬噸聚丙烯』等重點項目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力創建服務型海關

  在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實際工作中,大慶海關根據大慶市產業結構的特點和外經貿工作發展的實際,在開展『政策服務、信息服務、諮詢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的基礎上牞要求全體關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海關與企業『誰適應誰』的問題牞通過提供深層次的海關服務牞使海關工作進一步適應老工業基地改造的需要。一是轉變思維方式,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主動與企業一起共同努力解決各種新問題。二是轉變工作方式,增強創新的積極性。在動態發展中把握把關與服務的平衡,全面貫徹海關工作新方針,創新監管模式和管理方法。三是轉變行為方式,增強服務的自覺性。為經濟發展和企業提供服務已成為每一位關員的基本意識和自覺行動。

  量身定做綠色通關

  大慶海關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大慶老工業基地改造項目和轄區內企業的進出口貿易額,編制了重點項目、企業跟蹤服務表,對重大項目和進出口企業實施全程跟蹤服務。大慶煉化分公司30萬噸聚丙烯工程是國家首批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項目之一,該項目的建成對於調整煉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公司整體經濟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助項目的盡快投產,大慶海關根據其引進貨物的情況、用途和通關要求,為其量身定做了『綠色通關』,從進口設備免稅審批到貨物通關放行,制訂了一系列便捷措施:一是成立項目協調小分隊,主動加強與上級海關的聯系,幫助企業盡快辦理完畢進口設備征免稅證明,使貨物能正常、如期通關;二是采取特級報關方式,在企業出具保金、保函的情況下,同意企業憑轉關聯系單和報關隨附單證復印件提前申報,確保快速辦結單證通關手續;三是實行24小時預約服務,對在8小時以外運至大慶海關監管點的進口設備,企業只要事先向大慶海關提出驗放申請,海關就會組織人員加班驗收,保證順暢通關;四是推行風險管理,降低該項目進出口商品的查驗率,增加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合理分配人力資源。

  打造四位一體的服務平臺

  大慶市地處內陸,不具備沿海、口岸城市的地域優勢,所有進出口貨物均需辦理轉關運輸。這樣將極大增加進出口貨物成本,不利於提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針對這一情況,大慶海關借鑒沿海經濟區域化的先進經驗,經過到口岸城市走訪調研,實地參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通過撰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向地方政府建議營造出口加工區、保稅倉庫、內陸港和物流園區四位一體的進出口服務平臺,通過區港聯動形成的規模效應來推動大慶市對外貿易的跨越式發展。目前,保稅倉庫已經建設完畢,並投入使用;出口加工區一期工程也已經開始建設。監管區域的建設將進一步優化大慶外貿環境,結束以往大慶企業進出口貨物只能通過汽運轉關的歷史,為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平臺。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