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電(記者 印蕾) 記者從5日召開的全省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後我省將嚴格控制新建礦山數量,盡量不再批准建設規模小、效益差、機械化水平低、勞動密集型的非煤礦山,鼓勵支持大型化、機械化礦山的發展,繼續嚴格安全准入,控制礦山數量。
近年來,全省非煤礦山發展迅速,礦山數量不斷增加,現已達到2877個,已基本能夠滿足全省需要。控制礦山數量,提高非煤礦山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成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根據需要,按照相關規定要求,我省將不再批准建設年生產能力3萬立方米(中心城市5萬立方米)以下的小采石場;對現有3萬立方米以下的小采石場,鼓勵支持企業兼並重組,不能實現重組的小采石場,待其采礦許可證到期後,原則上不再批准安全許可證延續。嚴格安全准入條件,不再批准建設位於重要鐵路(公路)沿線、居民區、重要工業設施附近、主要河流下和水庫附近等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礦山;除規格石材和特殊礦體外,新建露天采石礦山必須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凡采礦設計中不采用中深孔爆破工藝的,一律不予批准建設;在建采石礦山不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的,一律不予竣工驗收。繼續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按照先關閉後整合的原則,加大對列入整合范圍礦山企業的整合力度,促進非煤礦山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對己取得采礦許可證,周圍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采石場,調整礦址或資源整合;對相鄰礦山之間安全距離不夠,列入整合范圍不進行整合和存在重大隱患經整改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依法提請當地政府予以關閉。加大采掘施工企業資質備案工作,不進行備案的,省內非煤礦山企業不得僱傭這些企業從事礦山采掘施工作業和井建施工作業。
此外,全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還將突出重點,繼續推進非煤礦山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繼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加強非煤礦山安全標准化建設;嚴格事故責任追究,依法查處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積極推進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努力提高非煤礦山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