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老機場路道路破損缺標識 車禍頻發半年死亡21人
2007-09-06 06:28: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6日電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哈市老機場路由於管理不善導致交通堵塞、事故頻發,已經成為哈市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據統計,僅上半年,老機場路及周邊交通事故死亡就達21人。近日,記者對老機場路現狀進行了調查走訪。

  缺少維護道路破損

  老機場路入口在城鄉路,由此通往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新機場路修好後,到太平國際機場的車輛不再從此處經過。

  記者驅車行駛在老機場路上,發現部分路面破損嚴重,裂縫、斷層、大坑交替出現。而主道與輔道之間的綠化帶因缺乏維護,已經破爛不堪,綠化帶成了雜草叢。立在綠化帶中的路燈大多只剩下光禿禿的燈杆,燈頭早已不見蹤影。

  而在老機場路薛家屯路段,路面破損更為嚴重,約有1公裡的路面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車輛行駛在上面搖搖晃晃,且要左躲右閃地避讓路面上大大小小的『陷阱』。記者的車左右搖擺,就像在跳舞,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坑內,刮傷車輛底盤。

  薛家屯居民劉某無奈地說,自從新機場路修好後,這條老路就成了『沒娘的孩子』,根本就沒人來維修管理。

  路被擠佔車輛難行

  老機場路為主輔雙向六車道,但很多路段的輔道已經不能通車——被流動商販、汽車修理部等佔據。在商業集中、距離村屯較近的路段,這種佔道現象更加嚴重。

  在機場路老道的新發鎮薛家屯路段,由於地處新發鎮最繁華地段,商服、學校、信用社等都集中在道路兩側,人流、車輛都十分密集。主道上,型號各異的貨車一字排開,車主聚集在一塊兒大聲說笑著等活兒;輔道上,幾十輛各種顏色的『港田』停在那裡,盯著附近商店裡出來的顧客。主輔道被佔據後,車能夠通行的路僅有幾米寬,加之路面到處是坑包,過往的車輛都是搖搖晃晃地軋著雙實線小心通行。

  在機場路老道大趙家和小趙家路口附近,烤玉米、賣西瓜、賣蔬菜的車一輛挨著一輛,拉腳的摩托車也擠在這裡『湊熱鬧』,將道路的輔道塞得滿滿的,場面十分混亂。一些商販甚至將農用車停在主道上經營,主道兩側的路邊都停滿了農用車,道路中間僅能通過一輛車。

  缺少標識事故頻發

  記者在走訪時觀察到,從道裡區城鄉路老機場路入口到老機場路小趙家道口約10餘公裡的路途中,與老機場路相交的村屯道口多達10餘個,而路面上卻沒有任何交通標識,這給交通安全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在老機場路與三姓屯路口交口處,路面上的標識線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路口處既沒有斑馬線,也沒有交通信號燈。過往車輛飛馳通過路口,根本沒有減速的跡象,橫穿馬路的居民往往險象環生。三姓屯的村民李某告訴記者,這個道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多數是從村子出來的摩托車與機場路上的轎車、貨車刮碰或相撞。

  同樣,在老機場路與姜家屯的交口處也沒有任何交通標識。8月30日,大趙家屯的一名男青年駕駛摩托車沿老機場路由東向西行至姜家路口時,摩托車前方的一輛轎車突然轉彎,造成摩托車與轎車相撞,男青年受重傷。

  小趙家村民趙某告訴記者,老機場路與小趙家道口交匯處沒有任何交通標識,導致這裡的交通事故發生率很高,平均三四天就會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由於該路段的路燈大部分已經損壞,到了晚上更容易發生車禍。8月11日21時許,前肖家村民劉某下夜班後,騎摩托車由東向西行至老機場路小趙家蔬菜大棚前路段時,被一輛農用貨車撞倒。農用貨車逃逸,劉某被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記者在老機場路上走訪時發現,雖然路邊零星有幾個『40公裡每小時』、『20公裡每小時』的限速標識,但無論是轎車、貨車,還是農用車、摩托車,速度都在每小時60公裡以上。記者駕車以40公裡的時速行駛,不時有車輛鳴笛呼嘯超車,瞬間就只剩下個車影。而迎面開來的大貨車更是帶著轟隆隆的巨響擦身而過,令人膽戰心驚。

  多個部門疏於管理

  老機場路出現這麼多問題絕非一日形成,多個部門都對這條路有管理權,但各部門都疏於日常管理。

  據了解,老機場路上的商販、修理部、車輛等發生的佔道行為,歸道裡區城管部門管理;像限速、轉彎、路口指示牌等交通標識,應該歸哈市道裡區交管部門;老機場路是一條省級路,歸省級交通部門負責道路維修。但是,這條道路已屬於超期服役,12年未進行過大修,而正常公路應該在四五年就大修一次。

  據悉,哈市有關部門領導已經意識到老機場路存在的問題,目前正在就解決方案進行具體部署。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