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二環以內4000元,二環以外3000元,松北3000元,呼蘭利民2000元……』近日,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今年以來哈爾濱市樓盤日漸明顯的漲價效應已經由內向外擴散。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哈市市區新樓盤均價已經在3500元以上,而且上漲趨勢不改。由於房價高,有購房需求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正處在政府廉租房保障與商品房市場化之間,成為買不起房的『夾心層』,隨著連漲的房價,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漲價效應明顯 由內向外擴散
市民張先生對今年房子漲價深有感觸。他說,為買房子,近兩年來他跑遍了全市大多數樓盤,發現今年房價上漲速度明顯快於往年,特別是近幾個月,房價幾乎是每周都在上調,道裡區的房價漲得最猛烈。他去年年底在道裡區建國街附近看好一處樓盤的房子,起價不過3500元,當時他還認為該地點房價偏高,他的心理價位在3000元,可該樓盤的房子在今年5月份已經漲到4000元,6月份漲到4300元,7月份漲到4500元,現在已經接近5000元了。不僅是道裡區,南崗區、道外區、香坊區的房價也都在漲,像學府路、紅旗大街和二十道街等地,房價在半年之內上漲了30%還多。
哈市一家二手房中介的負責人說,新房價格上漲也帶動了二手房價格上漲。9月開學前,哈市不少名校校區內二手房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普遍超過30%。
據哈市房地產業內人士調查分析,哈市房地產市場短期牛市格局已經形成,再創新高只是時間問題。
開盤即『告罄』 增大漲價預期
據了解,今年1月至8月,哈市房產住宅管理部門共發放預售許可項目36個,而目前市場正在進行預售的項目不到20個,有不少樓盤開盤即『告罄』,加劇了人們對房價上漲的心理預期。
據市場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9月1日,哈市在銷樓盤18個,其中,價格最高的建築面積每平方米1萬元左右,主要分布在道裡區;價格最低的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集中在利民開發區。目前市場所剩樓盤價格在建築面積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的佔到一半以上,按各樓盤打出的現價累計,這18個樓盤的房子平均價格超過了建築面積每平方米4300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在銷樓盤數量明顯少於獲得預售許可樓盤數量,原因一方面是在漲價預期下,銷售大幅提速,一些樓盤在內部預售登記時房源就已經提前消化了;另一方面,不少樓盤的開發商同樣是因為漲價預期,開始『惜售』、『囤房』,希望更多獲利。另外,去年哈市實行土地緊縮政策,全年掛牌出讓土地只有107萬平方米(不及長春的四分之一),也是今年住宅市場房源趨緊、價格高漲的原因之一。
『夾心層』隊伍 正在不斷擴大
據哈市房地產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能在哈市商品房市場買得起房子的主要是社會中等偏上和高收入人群,大約佔到購房需求總人數的20%(其中包括部分省外在哈購房客戶)。根本買不起商品房的是那些社會低收入人群,包括目前比例很小的可以享受廉租房政策的人群。而介於二者中間的就是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
目前哈市每年住宅竣工面積在400萬平方米左右,相當於向市場提供5萬套住宅。2003年至今,4年間享受政府以實物配租、租賃補貼形式的廉租住房戶累計不到3000戶。而哈市在實行經濟適用住房貨幣化補貼政策後,由於房價大漲,3萬元補貼幾乎已經被漲價因素抵消,很多享受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人也買不起房了。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說,『夾心層』隊伍正在隨著房價上漲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