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走進我心靈的班主任
2007-09-07 15:19: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賀英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7日電 今天,宋維威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哈爾濱舉行,下面是宋維威老師學生王穎的演講,講述了一個走進我心靈的班主任宋維威的事跡。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叫王穎,是宋維威老師的學生,我匯報的題目是:《走進我心靈的班主任》。

  老師,陶冶情操,啟迪生活,教授知識,他們是成長的階梯、進步的搖籃、人生的航標,很多人都會問:是誰走進了我們五彩繽紛的內心世界,是誰揚起了我們色彩斑斕的心靈風帆,是誰滋潤著我們渴望愛的青澀心田。這時,我們班所有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影,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宋維威老師。

王穎

  說起我和宋老師的淵源,還真有些特殊。其實,我在初一和初二時,並不在宋老師班,那時,宋老師只是我的英語課任教師。

  初一的一次數學課,我胃痙攣的老毛病又犯了,鑽心地疼,順臉淌汗,渾身發涼,跑到衛生間吐了起來。這時,宋老師走過來,問明情況後,把我扶到了辦公室,她馬上脫下自己的外衣裹在我的身上,轉身就給我衝了一杯紅糖水,放在手中讓我喝下去,又輕輕地撫摸我的頭,我抬起頭,她在看著我,那眼神滿是急切,飽含愛憐,就像媽媽在看自己的女兒一樣。老師說:『你先休息,等一會再回去上課』,就急匆匆地又去上課了。喝著暖暖地紅糖水我在想:如果我也能在宋老師班,那該有多好呀。從衛生間到辦公室期間,也就是短短的2分鍾,也正是這短短的2分鍾,宋老師佔據了我整個心靈。

  初二的一次學習交流會,我是學年第二個發言的,當我講到,我的家庭條件不好,要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操心時,宋老師紅著眼圈離開了會場,她哭了。這時,我有一種感覺,老師和我的心貼得太近了,她是如此的感性,如此的善良,我產生了非常強烈的願望,一定要到她班去。

  從此,我懷著一顆感激和好奇的心,開始注意觀察宋老師是怎樣走近我們的。我發現,她有一張笑臉,總是高高興興地解答學生的問題;她有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學生的事情;她有一輛自行車,每天忙忙碌碌地趕往學生的家裡。

  我們班的楊陽同學,從外地來到二中上學,生活很節儉,為了省錢買書,總是不吃早飯。老師發現後,就經常在早自習悄悄地塞給她一包煎餅或一袋面包。楊陽告訴我,在她的記憶中,老師騎自行車帶她去看病,那艱難而緩慢地在路上前行的身影,就是開啟她心靈的鑰匙;老師那對她不同尋常的十多次家訪,就是走進她心靈深處的最好見證。她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從初一到初三,我搬了10次家,厭煩極了,每次宋老師都來安慰我,從那時起,宋老師走進了我的心靈,我的喜怒哀樂從此就和老師有了聯系。是啊,一個獨自求學的小女孩,在這座城市裡,她舉目無親,內心的苦悶、心靈的孤寂她能向誰訴說呀,她是多麼渴望得到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話語。正是宋老師伸出援助的雙手,張開溫暖的懷抱,安慰她、幫助她、走進她,這看似平凡的一件件小事,卻折射著一位師者的偉大!

  在此期間,我也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來到了宋老師班,正式成為她的學生,在我激動萬分、歡呼雀躍的同時,我也開始從零距離感悟老師。

  她不但是一把開啟我們心靈的鑰匙,而且是一位謙和、真摯、守信的朋友。

  我班有個孔令怡,一上課就愛去廁所,宋老師上課時,他很少請假,只要是其他課任老師上課,說不上什麼時候,他就會把手舉起來,請假去廁所,弄得課任老師呀一點招都沒有,多次找到宋老師反映問題。經過幾天的觀察,老師證實他真有這個毛病,就在全班提出來了,她說:孔令怡,你為什麼上課總上廁所呀,我想你是一半真有病,一半不願意上課吧?但過後,孔令怡還是老樣子,老師就給孔令怡媽媽打電話,從電話中老師得知,原來孔令怡確實有胃腸病,而且非常嚴重。第二天早自習,老師對我們說:我要和大家澄清一件事,咱們班的孔令怡總上廁所,確實是因為他有胃腸病,孔令怡同學,我誤解你了,對不起呀。其實,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並不需要老師對我們道什麼歉,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能把事情說清楚,給我們一份理解就足夠了。宋老師就能做到這一點,她懷有一顆平常心,放得下架子、丟得下面子,向我們道歉,不但沒有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反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我們這些花季少年,尤其是女孩子愛美、愛打扮、追求時尚,這是我們的天性。從2005年10月開始,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班的部分女同學悄悄地把發式剪成了直板『劉海兒』,很『靚麗』、很『時尚』,甚至可以用『COOL』來形容,雖然『劉海兒』與學生的身份有些不符,並遮擋視線,影響聽課,但我們都想換成這樣的發式。面對這種趨勢,老師以一個朋友開玩笑的口吻,給我們講了一段她的親身經歷,她說:我年青的時候也留『劉海兒』,那是因為我的額頭有一個痣,要用『劉海兒』擋起來,所以我在想,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在用『劉海兒』隱藏額頭的缺陷呢?在平等、輕松的玩笑中,老師就把我們的『劉海兒』問題解決了。

  我們都知道老師包的粽子特好吃,我和劉育萌、劉欣馨、王欒同學,幾次磨老師要到她家吃粽子。老師說:『馬上要中考了,五月節就不要去了,但我會把粽子包好,留到中考前來吃,也好為你們加油』。中考前,老師果然兌現了她的諾言,把我們幾人叫到了家中,為我們倒上了她自制的綠茶,端上了我們盼望已久的粽子,那粽子太好吃,這裡面的情又太濃了。其實,我們都明白,老師是想借粽子的諧音,讓我們都能中狀元。借老師的祝福,我真的中了,我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一中的實驗班。她就是這樣,心裡裝著學生的每一件事,裝著對每個學生的真情,她把每個學生都裝在心裡,托在手中,高高舉起!

  宋老師是我們的心理醫生,她撫慰我們心靈的傷痛,校正我們理想的航向。

  我們班的鄒曉萌,8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後來,母親又患上了乳腺癌,家庭生活十分貧困。過早的單親經歷和生活壓力,使她變得敏感而自卑,即使上了初中,她孤僻的性格還是沒有改變。常常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班級角落裡,不願參加班裡的任何集體活動,不願與任何一個同學交往。在她的眼裡,天空永遠都是灰色的。

  老師很快發現了曉萌的異常,她問曉萌有什麼理想,曉萌搖了搖頭。老師開導說:一個人不可能選擇自己的家庭,卻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也哭;你對它笑一笑,它同樣會回報以快樂,如果為了理想而努力,生活就會變得有意義。老師發動全班同學主動接觸、關心曉萌,又從家裡拿來女兒的衣服給她穿,還為她添置了一些學習用品。由於長期缺乏營養,曉萌的臉總是又黃又瘦。老師領著她到醫院檢查,並買來牛奶、雞蛋和罐頭為她補充營養。聽說烏雞的補血效果好,老師就趕緊買了兩只給她送去。

  從那以後,曉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愛笑了,變得陽光了,小臉也變得紅撲撲的,融入到這個溫暖的集體之中,而且她學會主動關愛他人了。同學們向她請教問題,她總是耐心解答;哪位同學有了困難,她都盡己所能去幫忙。曉萌說,是宋老師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愛別人就是愛自己!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我們這些『花草』,經她修枝剪葉,學會了用愛的眼光看世界,在她身後,走來的是一群陽光般的少年。

  孫傳坤全家煤煙中毒後,在老師的帶動下,我們都爭先恐後地為他捐款;於海洋勸說媽媽把自家正在出租的平房收回來,借給孫傳坤家;孫傳坤出院後,段成金又主動把他領回家和自己住在一起,兩個人互幫互學,情同兄弟,雙雙考入第一中學。

  我在想:是誰讓我們如此的快樂開朗、幸福健康,是誰讓我們如此的朝氣蓬勃、樂觀向上。我要說:是宋老師,是她在我們心田裡不停地播種希望!

  宋老師就是一位慈愛的大家長。她公平公正,為我們創造鍛煉提高的機會,三年一班,每名學生都能輪流當一周班長,就職前寫下自己的誓言,任職結束後,老師組織大家總結講評,提高同學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她循循善誘,用目標不斷地激勵我們前行,在我班的牆壁上,掛著《目標激勵表》,上面有我們制定的學習目標,每次考試結束後,老師會幫我們逐人逐科分析,針對不同情況,找課任教師補課;她極具親和力,能調動所有家長的熱情,老師會經常地、區分不同層次地召開家長會,使我們的父母養成了陪讀、溝通的好習慣;她有使不完的教育教學方法,經常自己掏錢給我們買獎品,我班每個同學的書包裡,都裝有老師送的筆記本、練習冊、小詞典等小禮物。

  作為一位大家長宋老師也有要求。有時她的要求特別高,她不允許我們對學習有絲毫的懈怠,對考試有些許的馬虎,對老師和家長有一點的不敬;有時她的要求特別低,哪怕你的學習成績只提高了一分、兩分,哪怕你只給她打一個電話、說幾句心裡話,哪怕你只送給她一張小小的賀卡、幾句溫馨的祝福,老師的臉上都會露出孩子般、燦爛的笑容。這個大家庭,是傾訴心聲的接收器、是人生遠航的加油站,是我們永遠的快樂老家!

  宋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她對我們的愛是無聲的,有時只是一個微笑的眼神,有時只是一句鼓勵的話語,有時只是一次輕輕地撫摸,正是這些點點滴滴愛的細流,在我們的心靈深處蕩起層層漣漪。

  那是一個陽光普照的冬日午後,那是一節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自習課。老師輕輕地走進來,在教室裡巡視著,她停下來,站在了程金普的身旁,那紅腫的耳朵吸引了她的目光。老師低下頭,她輕聲問:『耳朵是不是凍了?』『嗯,沒事,老師!』程金普又埋頭復習功課。老師突然走了出去,很快,就拿著一盒凍傷膏回來了。站在程金普的身旁,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藥膏均勻地涂抹在他的耳朵上。

  那一刻,教室裡安靜極了,就連地上掉一根針都能聽到。一個學生抬起了頭,又一個學生抬起了頭,大家都抬起了頭,看著老師那麼耐心地抹著,那麼輕柔地撫摸著,此時,一種強烈地心理共鳴讓我們立刻想起了一個詞——『媽媽』,對,老師就是——『媽媽』!

  2005年,我們班的史柔竺因紅斑狼瘡住進了醫院,花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老師到醫院探望時,主治醫生告訴她,15歲的史柔竺得的是不治之癥,恐怕時日不多了。史柔竺雖然家境貧困,但她一向活潑開朗、樂於助人,大家都很喜歡她。這樣的好同學竟住進病房,可能就要離開溫暖如春的班級、放飛夢想的課堂、朝夕相處的伙伴,我們看不見她活潑可愛的身影,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酸痛。

  從醫院回來,老師含著眼淚連夜起草了倡議書,號召全校師生為史柔竺捐款,希望通過集體的力量留住史柔竺那柔弱如絲的生命。同時,每天她都抽出一點時間到醫院看望史柔竺,鼓勵她振作起來,與病魔作斗爭,早日康復回到課堂。

  2005年9月,史柔竺最後一次住進醫院。老師知道,這次她可能再也不能和我們在一起了。為了讓史柔竺在彌留之際沒有遺憾,老師到百貨大樓精心挑選了十幾樣水果,每樣都選兩三個,想讓史柔竺把沒吃過的水果都嘗一嘗。同時,她組織全班同學到醫院去看望史柔竺。那一天,病房被擠得一點地方都沒有,我們只好把史柔竺的病床推到了醫院的大廳裡。班長把全班同學送給她的一個大布娃娃輕輕地放在史柔竺的胸前,希望這個可愛的小天使能夠永遠陪在她的身邊。史柔竺一邊輕輕撫摸著布娃娃,一邊慢慢睜開腫脹的雙眼,仔細凝視那一張張熟悉而親切的面孔,仿佛要把所有的人都記在心間。此時此刻,面對觸手可及的死亡,史柔竺依然樂觀,她對老師說:『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在咱班的教室裡飛翔,後來我考上了大學,漫步在一個非常美麗的校園裡。』轉過頭,她請求母親:媽媽,您養育了我這麼多年,我可能沒有機會報答了。我有一個小小的心願,等到初三畢業時,您一定代我給老師和同學每人買一件禮物,他們對我實在是太好了!

  2005年9月30日,史柔竺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走的特別安祥,渾身都是她喜歡的紫色。史柔竺沒有帶走遺憾,因為在她有限的生命裡,享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無盡的關愛,她是帶著最喜歡的紫色飛往天堂的,那裡一定有她向往的『紫色世界』!

  甘灑春雨潤蓓蕾,於無聲處留芳菲。三年來,宋老師就像父母疼愛自己的子女一樣疼愛我們。風來了,她是一棵不搖的白楊,讓我們在她的枝間穩穩地做巢;雨來了,她是張開的羽翼,讓學生在她溫暖的身旁,幸福啁啾,永不倦怠。

  宋老師,在這裡我想說,雖然我們在一起纔短短的三年,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沒做夠您的學生,我們想一輩子都做您的學生!前幾天,全班同學送給您兩份最珍貴的禮物,那是一本相冊,裡面有全班同學的照片,我們希望您把每名同學都鐫刻在腦海裡;還有一份,就是一籃子桃和李子,我想這是對您最好的褒獎,雖然我們就要飛走,但您不會寂寞,會有一批又一批像我們一樣的孩子來到您的身邊,得到您的呵護,您的將來,必將桃李芬芳,春色滿園!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