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興安嶺林區突破『獨木經濟』生產總值增幅創新高
2007-09-08 16:29: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8日電 發展旅游——『神州北極』品牌引來十幾萬游客;開發綠色食品——『北奇神』遠銷日本、俄羅斯;發展特色養殖——全國最大的皮毛動物養殖基地初步建成;開發非林經濟——塔源二支線鉛鋅銅礦獲益頗豐……

  今年以來,大興安嶺林區接續產業不斷壯大、亮點頻現,使林區經濟全面提速。上半年,全區實現旅游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3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6億元,同比增長37.6%,增速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9億元,同比增長10.7%,是近10年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其中,接續產業佔40%以上。大興安嶺林區馳騁在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上。

  實施生態戰略提昇林區引力 

  十幾年前,整個大興安嶺林區九成收入來自伐木。如何突破『獨木經濟』格局,由以木材生產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成了大興安嶺人不懈的追求。

  近年來,作為東北大糧倉、華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試點,大興安嶺開始實施生態戰略,因地制宜地發展富有林區特色的生態旅游、特色養殖、綠色食品、興安北藥、林產工業和礦產資源開發六大接續產業。他們積極引導大批放下斧鋸的林業工人轉變觀念,將目光投向了林草、旅游、藥材等多種資源,並從土地、基礎設施、啟動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

  大興安嶺,是我省惟一享受西部開發政策的地區,為了大量吸引外資,他們不斷優化自身的『軟』、『硬』環境,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外來投資企業年繳稅2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3年內所繳稅金地方分成部分的80%,全部以獎金形式獎勵給企業;其建設地點的道路、供水、供電等相應條件可以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特殊優惠;國內外500強企業在此新建大型加工項目,可以無償為其提供廠房等等。

  就這樣,在這塊資源的『高地』上,大興安嶺人成功地打造出了一片政策的『窪地』。

  打造精品園區形成產業集群 

  金秋九月,走進漠河工業園區,寬闊的場地上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上半年,該園區共完成基礎投資1200萬元,其中場地整平27.3萬平方米,調運土方24.5萬平方米,並建設了給水工程廠房。目前,有3家入園企業正在開工建設,年底前即可投入試生產。

  從去年開始,大興安嶺走上了園區化工業道路,建設了加格達奇、塔河、漠河、呼瑪四個工業園區,規劃總用地面積636公頃,計劃總投資6.16億元,建設期為三年。

  目前,以人造板生產、對俄進出口加工為主的漠河工業園區,以野生漿果加工、北藥產品生產為主的塔河工業園區,以煤轉油、綠色農產品加工、亞麻精深加工為主的加格達奇工業園區,集口岸通道、進出口加工、商業貿易、國際物流、經貿信息服務等為一體的呼瑪工業園區初具規模,已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41億元,落實入園企業16個,到位資金近3億元。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在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中,正聳立起一個個接續產業發展的平臺。

  堅持招商『選』資傾力項目建設

  過去是招商引資,現在是招商『選』資。如今,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建設生態功能區,已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

  近幾年,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大興安嶺招商引資的質量明顯提高,一大批環保項目落戶林區。今年以來,全區共簽訂項目53項,簽約額19.6億元,到位資金4.6億元,同比增長27.1%;僅在哈洽會上就簽訂了29項,簽約額10.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合同項目3項,並首次簽訂了對俄銷售1000萬元北奇神系列產品的貿易合同。

  與此同時,大興安嶺地區還把今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他們堅持走出去招大商、引大資,把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尤其是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作為重點強力推進,舉全區之力打響了項目建設這場攻堅戰。目前,全國最具競爭力的民營企業50強浙江卡森集團50萬立方米人造板項目落戶於此;新林盛興高密度板廠已達設計生產能力,日產量320立方米;投資2.1億元的金馬飯店、華誠集團集成材、深圳致豐煤轉油等11個產業項目都已開工建設,大部分廠房等主體工程有望在9月末竣工。

  各業齊頭並進實現富民強區

  如果說,大興安嶺林區接續產業的發展貫穿著一系列觀念和思路的轉變,那麼,另有一組生動的數字可以具體顯示它發展的成果:

  近幾年,『神州北極』的品牌已經叫響,生態旅游業每年吸引20多萬游客;特色養殖走向規模化,建起了20萬頭全國最大的皮毛動物養殖基地;以『北奇神』為龍頭,全區共有109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識使用權,年銷售收入近6億元;北藥種植面積已擴到3.5萬畝,建成企業12家,去年北藥開發實現總產值3.3億元;全區已發現礦產40多種,今年上半年,僅原煤生產就達163.7萬噸,實現利潤3162.5萬元;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由16.7萬公頃上昇到112.6萬公頃;目前全區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10627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達14766元……

責任編輯: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