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中國政府采取『剛性』措施治理松花江流域污染的行動顯現成效。黑龍江省環保局的最新水質監測結果顯示,今年8月份,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三江匯流處的水體總體情況好於去年同期,水質情況符合中國國家三類水體標准。
黑龍江省環保部門通過水質監測,對8月份的三江口水體中COD(化學需氧量)、氨、氮、礦物油、重金屬等24項主要常規指標綜合分析表明,這裡的水質比去年同期出現好轉。
黑龍江省環保局局長李平表示,除水量等自然原因外,2006年以來,政府有關部門對松花江流域的違法排污企業集中開展的『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嚴厲打擊企業違法排污的行動,是今年三江口水體質量好轉的重要原因。
2005年末,松花江發生嚴重水體污染事件,危及松花江下游,並引起俄羅斯遠東當局和民眾的不安。
2006年8月,中國政府專門制定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包括工業污染源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重點區域污染防治等共計222個治污項目,總投資達133.66億元。
松花江主要發源於吉林省長白山天池,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後匯入中俄界河黑龍江(俄稱阿穆爾河)。松花江流域內的河流也是吉林、黑龍江兩省一些沿江城市的重要水源地。
吉林省積極采取措施,在流域重點地區嚴格控制化工、造紙、冶金、建材、印染等重污染行業的項目建設。近期,吉林市投資6.2億元的污水處理廠開始試運行,90%以上的城市生活和工業污水將得到有效處理。
吉林省還要求流域內各級政府實施供水廠、水源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水文資料等有關水環境信息公布制度,以便公眾監督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成效。
黑龍江省今年通過為期3個月的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排污企業4061家,關停企業110家,停產治理173家。據悉,這是該省有史以來關停企業最多的一次。
位於松花江流域一支流附近的黑龍江省明水縣關停了兩家環保未達標的外來投資企業,佔這個縣外來投資企業的1/3。溫州民營企業家王迅行今年投資1500萬元對建在當地的玉米淀粉企業進行環保設施改造。他說:『重金投入環保是企業的責任,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截至目前,列入規劃的222個項目中,已完成和開工建設84項,佔項目總數的38%;已新建成污水處理廠3座,對15家重點污染源進行了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實施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
同時,為保護中俄跨界水體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兩國邊境地區水體聯合監測機制如期啟動。中俄雙方環保技術人員於6月、8月對兩國跨界的黑龍江、烏蘇裡江、額爾古納河、綏芬河和興凱湖同時聯合采樣,並進行數據交換。
在松花江匯入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同江江段以及撫遠烏蘇裡江,黑龍江省環境監測部門還新增了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實現對松花江、黑龍江水質的實時監測,為中俄雙方水環境信息交流提供了翔實數據。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必須加強對松花江流域的全面污染治理,以促進全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
黑龍江省環保局局長李平認為,盡管松花江治污力度不斷加大,但經濟發展對資源消耗、利用為污染控制增加了難度,完全改善流域內水體情況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政府部門對此將長期監控、減低污染並防范環境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