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冰城過江通道有四處,除了濱洲鐵路橋僅容行人通行以外,可以供車輛通行的有松花江公路大橋、四方臺大橋和東江橋。四方臺大橋收費高,普通車輛望而卻步;可令市民不能理解的是,自去年12月25日東江橋封閉以來,遲遲不見修復。
東江橋緊急封閉
早在1986年以前,東江橋是哈爾濱唯一聯結大慶、伊春、黑河及松花江以北地區的公路交通特大型橋梁,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集公路與鐵路乾線一體的特大型橋梁,建成於1934年9月。橋下通火車,橋上走車輛和行人。此橋建成後至1975年,使用40餘年,由於缺少經費很少維修。1976年,針對橋面水泥道板嚴重龜裂、橋面構造物經常掉到鐵路上的情況,哈市公路管理處組織施工力量,對橋面做過一次維修,鋪裝了3厘米厚的瀝青混凝土面層。1987年6月,東北林學院對公路橋面及支橕橋面的桁梁做靜載試驗和橋面強度檢驗後,認為主橋桁梁及縱橫梁都具有很好的強度和剛度,只有橋面混凝土板強度較低,裂縫嚴重,並提出橋面改造方案。省公路局決定對橋面進行改建,並列入省市公路建設重點工程,於10月將橋面封閉。該橋改建工程於1988年4月2日開工,11月24日竣工,歷時不到8個月。1989年,該工程被黑龍江省建委認定為優質工程。
去年11月10日,哈市有關部門邀請省、市橋梁專家對東江橋險情召開論證會。專家論證的結果是,該橋支橕公路橋面的承重鋼梁又有107枚鉚釘脫落,鋼板多處出現裂縫,鋼筋混凝土框架式橋臺基礎下沈、出現裂縫,橋面破損嚴重,已不能承受目前交通流量荷載,屬於高度危險橋梁,隨時有突發橋塌事故的可能。為避免發生重特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故,哈市政府於去年年底緊急封閉了東江橋。
危橋遲遲未維修
東江橋未封閉前,據相關部門的測算,松花江公路大橋承擔的車流量佔77%,東江橋承擔的車流量比重為23%。自去年年底東江橋封閉後到現在,松花江公路大橋的車流量超過九成五,僅有大貨車和極少量外地車輛通過環城高速上的四方臺大橋,越江之後繞城而過。
早在2000年,規劃部門關於越江交通規劃進行交通流量調查時就表明,松花江公路大橋車流量白天12小時18822臺次,其中外地車比重37.16%;東江橋為5000臺次,外地車比重23.09%。如今松花江公路大橋的車流量已經比當年翻了一番還多。由此不難看出,東江橋在分流機動車輛上功效明顯。不僅如此,東江橋還是江北近10萬居民往來江南江北的通行必經道。
11日,原供職於交通局公路管理處的李鵬對記者說,為了百姓和車輛的安全,封閉東江橋非常及時和正確。但問題是,封了之後怎麼辦?專家論證了,橋梁質量有問題,可問題在哪?能不能修復?李鵬認為,目前,東江橋還在通火車,看來東江橋的基礎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部分基礎構件的老化,是可以及時修復的,鉚釘不行可以換鉚釘,鋼梁不行就換鋼梁。曾經的大修只用了不到8個月,如今9個月過去了,卻遲遲不見維修。
讀者指出,當務之急,也是百姓最期盼的,東江橋應盡快修復,並施行重載限行等辦法,冰城過江交通就多了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