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軍近照。 |
![]() |
以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為人物造型的人民幣。 |
新華網哈爾濱9月11日電『我國農業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距離現代農業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將來進一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集約化生產這些目標,都離不開「鐵牛」的支持。』談起現代農業,全國勞動模范、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現在除了聽力有點弱之外,今年77歲的梁軍身體硬朗。雖然從哈爾濱市農機局總工程師的崗位上離休已有17年,但每天讀報紙、看《新聞聯播》仍然是梁軍這位老共產黨員的『必修課』。談起現代農業的發展藍圖,從1948年就開始駕駛拖拉機、與黑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梁軍有說不完的話。
梁軍說:『黨中央提出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令我非常振奮。我國有13億人口,必須得依靠自己解決吃飯問題。我們要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都得依靠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實現機械化和水利化,因為只有大農業纔有高效率。』
梁軍舉例說,2006年哈爾濱市糧食總產49億公斤,用佔全國1.6%的耕地生產出了佔全國2%的糧食,其中農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夏天,黑龍江省發生嚴重乾旱,同樣是受旱地區,紅興隆等墾區農場就比地方農村抗旱能力強,這主要得益於農墾的機械化、水利化程度比地方高。現代農業必須實現高水平的機械化,用耕層深、效益高、節能降耗的大型拖拉機逐步替代作用有限的小型拖拉機。
對於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梁軍心中充滿了期望。她說:『我國農業基礎還比較弱,農民還比較窮。現在大型農機具價格比較貴,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農機補貼力度,幫助農民加快更新先進的農機具;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速度,引導農民進行土地連片經營,實現集約化生產;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人纔的培養,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讓他們學會創新。』
望著家裡牆上掛著的一幅自己早年開拖拉機時的工作照,梁軍對我國農區現在裝備的新型拖拉機無比羡慕。梁軍感慨地說:『我們最初開的是蘇聯制造的拖拉機,一發動震耳欲聾,整地時塵土飛揚,乾一會兒就滿身都是灰土和機油。現在的大型拖拉機不僅馬力大,而且操作靈便,駕駛室的工作環境也好,工作一天身上都不會落灰。真是天壤之別啊!』
『想像一下,駕駛大型拖拉機在一片莊稼地裡行進,那感覺多威風、那心情多開闊啊!』梁軍笑著說:『如果時間倒退30年,我還願意乾我的老本行??開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