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電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突出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實施『先鋒工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為全省振興老工業基地、構建和諧龍江、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取得豐碩成果。十六大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大力加強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鄉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強化。深入開展了『付華廷、佘樹德式』鄉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大力實施『四培養』工程和村黨組織書記『兩推一選』。截至目前,全省村黨組織書記有『雙帶』能力的佔總數的79.58%;全省通過『兩推一選』的方式選拔村黨組織書記2519名。深入開展後進村整頓工作,先後整頓後進村黨支部3193個次,調整村乾部6374人次,2532個後進村黨組織經過整頓明顯轉化。創新載體,搭建平臺,大力推廣『支部加農民股份公司』、『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實行農村黨員乾部設崗定責以及為民服務承諾制和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等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新模式,全省建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557個;建立農村鄉鎮乾部示范服務基地6559個;建立各類協會及具有協會性質的經濟合作組織22044個,協會及各類經濟合作組織中有黨員50774名,在農村各類新型經濟組織中組建黨組織2081個;全省23萬名農村無職黨員選擇了合適崗位,建立黨員服務區11萬個,覆蓋農戶234萬;農村黨員乾部做出承諾近40萬項、兌現承諾近30萬項,代理服務事項近6萬個,為近20萬人次提供了幫助。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農村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昇。幾年來,省委先後表彰了24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市、區)委、59個『五個好』建設先進鄉鎮黨委和99個『五個好』建設先進村黨組織。各地命名『五個好』鄉鎮黨委347個,『五個好』村黨組織2996個,基層滿意的縣(市、區)涉農部門762個,群眾滿意的鄉鎮站所860個。
企業黨建工作在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得到加強。積極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國有企業領導體制進一步完善,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途徑更加順暢。截至目前,全省國有大中型企業黨委(黨組)成員進入董事會、監事會比例達到60.5%,其中黨委(黨組)書記進入董事會的比例達到96.3%。以深入開展創建國有企業『四好』領導班子活動為牽動,積極推進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素質建設,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斷增強,經營業績明顯提昇。紮實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把黨的基層組織覆蓋到每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黨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截至2007年6月份,全省1837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84.1%,應建已建率達99.81%。不斷創新活動載體,企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明顯。圍繞實施『先鋒工程』,在全省國有企業中深入開展了創建『六個好』企業黨組織、『黨員責任區』等活動,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開展了創建『五個好』黨組織、『為黨旗增輝、為企業增效』、『黨群一幫一』等系列活動,有效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1205鑽井隊黨支部等一批企業黨組織在2006年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表彰。
社區黨建工作圍繞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健全完善組織體系,大力推廣『樓棟黨支部』、『庭院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等模式,黨在城市基層的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省404個街道和2706個社區全部建立獨立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緊緊圍繞班子建設這個關鍵,努力加強街道乾部和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全省街道黨(工)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的達到95%,社區黨組織書記高中以上學歷的達到97.3%。全省還普遍推行了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人兼』。目前,已有1739個社區實現了社區黨組織書記與社區居委會主任『一人兼』,佔社區總數的69%。緊緊圍繞構建『和諧龍江』,著力構建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全省共建立區(市、縣)級社區黨建工作協調議事機構131個,街道級379個,社區級2564個。
積極探索建立從根本上解決社區黨組織『三無』問題的有效機制,全省有2541個社區把黨組織工作經費、社區工作者補貼納入了財政預算,佔社區總數的93.9%。切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共建立區(市、縣)級服務中心187個,街道級服務中心984個,社區級服務網點35447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8796個,志願者176186人,其中黨員81630人。全面開展城區黨建『三級聯創』活動,充分激發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爭先創優』的進取精神。2003年以來,省委先後表彰了22個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先進區(市、縣)委和100個先進街道社區黨組織。
機關、學校和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在推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取得新進展。切實加強『兩風』建設,健全完善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機制,機關黨建工作呈現新氣象。在機關乾部中開展了以『四承諾』、『三樹立』、『兩禁止』為主要內容的警示教育活動,全省機關各級黨組織在『兩風』建設中,共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98538個。教育引導機關乾部積極轉變作風,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近兩年來,各級黨政機關的黨員共走訪慰問困難群眾317737戶,結成幫扶對子151409個,幫扶錢物價值39669萬元,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297028件,幫助基層落實發展項目50888項。全省各級機關黨組織全面推開了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否定報備、無償代辦、失職追究等制度,推進政務公開,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水平。緊緊圍繞『科教興省』,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作用,學校、科研院所、文化和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在創新發展的實踐中成為推動科教興省、實現自主創新的先鋒,加強行風建設、遵守職業道德的先鋒,強化業務素質、提高服務水平的先鋒。
黨員隊伍建設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推動下取得新成效。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黨員隊伍的整體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2002年以來,全省共發展黨員30.97萬名,其中,各行各業的先進模范人物6.53萬名,佔21.1%,女黨員11.92萬名,佔38.47%;35歲以下青年黨員25.07萬名,佔80.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員28.81萬名,佔93.02%;生產工作一線的黨員17.66萬名,佔57.02%。到2006年底,全省有入黨積極分子66.55萬名,為黨員隊伍儲備了充足的後備力量。不斷強化黨員教育管理,通過卓有成效地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精神,全省10.8萬個黨組織和202.3萬名黨員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黨員意識、執政意識、先進意識、服務意識明顯增強。積極落實中央對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生活補貼政策,為全省近7000名符合條件的老黨員發放了生活補貼,在全省上下進一步形成了關懷、關心、關愛老黨員的氛圍。五年來,全省廣大黨員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全省縣以上黨委表彰獎勵優秀共產黨員21.13萬人次,在各級黨委、政府表彰獎勵的各類勞動模范、先進性工作者中,黨員佔90%以上,先後湧現出了以金桂蘭、李慶長、戰勝軍、付華廷、麻晶莉、於尚清等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