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藥集團環保投入2.8億元 6年實現『兩提高兩降』
2007-09-14 10:21: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也 鄭曉波 戚泥蓮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4日電 與2000年相比,企業經濟規模增長了2.1倍,經濟效益提高2.45倍;萬元產值能耗水平由0.44噸下降到0.38噸,下降率為14%;污水、煙塵和固體廢棄物等累計降低了33%。6年磨一劍,終於在2006年,哈藥集團真正實現了『兩提高兩降』。而此時,哈藥集團節能降耗、治理環境污染的腳步非但沒有放緩,反而加大了,特別是2006年至今,該集團在環保治理上投資已高達2.8億元,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而采取的『三步走』也絲毫不松懈地貫徹著。

  第一步:資源整合+產業布局調整=節能創效

  目前,哈藥集團實施了三精制藥收購哈藥四廠整體資產、中藥二廠與中藥三廠的資產整合等資本運作項目,進一步優化了集團整體產業布局,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醫藥公司、生物工程公司、原哈藥四廠等相關企業也根據市政府『退二進三』的城市規劃方案,提前做好企業搬遷改造的工作預案,並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工作內容與企業搬遷改造同步實施,使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落到了實處。

  據了解,經過資源整合和搬遷改造後,集團年COD排放總量控制在了2100噸以下,全部產品的單位能耗平均降低了30%,僅2006年該集團節能創效就達2800多萬元。進而使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發揮了集約化生產經營的優勢。

  第二步:產業昇級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

  今年以來,哈藥集團重新構建能源管理框架,從源頭入手實施用能管理,力求能源管理實現整體最優規劃、最優控制。該集團制藥總廠的環保治理模式目前已從原來的『以治為主』轉為『以防為主』。在硬件方面,他們在設計產品時,選擇無污染和少污染的工藝,生產時采用高純度的原輔料,選擇可降解或可再生的包裝材料,選用節約資源和能源的先進設備,采用最佳的污染治理技術以及必要的高效末端處理裝置等;在軟件方面,他們把節能減排納入各個子公司領導乾部政績考核的首要內容,強化全體員工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

  自1993年以來,制藥總廠已累計投入2.8億多元用於治理廢水、廢氣、煙塵和噪聲等污染。他們先後在兩個廠區分別建了兩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2.35萬噸,回收清潔水5000噸/日,污水經處理後實現了達標排放。該集團的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廠區建設時,就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配套建設的污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達5000多噸,保證了污水達標排放。同時,該公司還投資建設了國內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程度較高的3×10噸鍋爐房,配備了XZD-10除塵器及靜電除塵器,實現了煙塵達標排放。在硬件滿足環保要求的同時,該企業進一步強化環境管理工作,根據ISO14001標准的要求,在企業內健全環境管理體系,並在2004年通過ISO14001、ISO9001、OHSAS18001三個體系認證。目前,三精制藥廠區綠化率達到30%以上,已發展成為哈市著名的工業旅游基地之一。

  第三步:實現清潔生產邁向循環經濟

  為解決污水處理廠水解池產生的硫化氫氣體污染以及青霉素氣味污染問題,該集團制藥總廠投資1000多萬元上馬了4套氣味處理設施,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相結合的方法,對氣味進行有效治理,氣體排放符合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這一項目也通過了哈爾濱市環保部門的驗收。該廠還率先在國內醫藥企業中將原有的水膜除塵器改造為布袋除塵器及靜電除塵器,以應用於鏈條式拋煤爐,並投資3000萬元新建了兩臺規模分別為75噸和90噸的循環硫化床鍋爐,還為這臺鍋爐配上先進的靜電除塵設施,以此替換掉了原有的兩臺35噸拋煤機爐,使工廠的煙塵排放大大減少。

  為實現循環經濟發展,哈藥集團堅持采用清潔型燃料進行生產,2000年至2006年清潔生產創效累計達1000萬多元。2004年,該集團主要生產企業均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審核。2006年該集團制藥總廠又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哈爾濱市十大工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之一。

  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認可。日前,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考察松花江流域治污情況時,專程到該集團制藥總廠進行實地環保檢查,並對哈藥投入巨資進行環保設施建設,在生產全過程實現『明明白白生產,清清楚楚排放』給予了高度評價。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