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幼兒患腦出血 注意預防嬰幼兒維生素K缺乏
2007-09-17 11:07:1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譚立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7日電 剛剛17個月的嬰兒竟然患上了腦梗塞、24個月的幼兒竟然患上了腦出血,但是讓人感到萬幸的是,經過兒科和針灸科專家針灸和臨床藥物結合治療,讓孩子的腦梗塞和腦出血徹底痊愈。

  剛剛2歲的寶寶半個月前突發腦出血,半身癱瘓,不會說話,住進了哈醫大一院兒科病房。據其父母介紹,孩子是在正常玩游戲的時候突然倒地的,而後出現癱瘓、嘴歪、失語等癥狀,於是將孩子送到了哈醫大一院兒科。經管柏青副教授的診治,斷定孩子出現了腦出血,在治療過程中,建議孩子同時進行針灸治療,針灸和臨床藥物治療相結合半個月後,孩子痊愈,又能清脆地喊爸爸、媽媽了。

  據給寶寶治療的針灸科於鵬教授介紹,嬰幼兒患腦梗塞和腦出血的情況在過去是極為罕見的,只是在2000年的時候,收治了第一例嬰幼兒腦出血患者,那是一個1歲的小患者,也是迄今為止收治的最小病例。『我工作40年了,以前沒見過這樣的病例,從2000年開始,逐年增多,僅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收治了七八例這樣的小患者。』於鵬教授分析說,作為老年病的腦梗塞、腦出血,一般有三大致病因素:血管壁因素,因老年人動脈硬化而致;流變學因素,因血稠、血黏度高而引起;血液動力學因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高血壓患者易得腦出血。然而,為什麼過去罕見的嬰兒腦出血、腦梗塞患者現在多了?於鵬教授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為新生兒體內缺乏維生素K而發生顱內出血,有的因為感染和患免疫性疾病引起小兒腦梗塞。細菌、病毒、霉菌、支原體、衣原體、鉤端螺旋體、萊姆病等的顱內炎癥可引起腦血管炎、血管內膜壞死、管腔狹窄,增加腦梗塞的危險。感染後免疫性腦血管炎也同樣危險,單純?疹、腮腺炎、腸道病毒(特別是柯薩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均可引起腦梗塞。

  管柏青副教授認為,外傷和維生素K缺乏則是嬰幼兒患有腦出血的兩大主要因素。嬰幼兒腦梗塞一般和先天的血管發育不好有關,腦出血則和血管畸形有關,可以說一點點輕微的摔倒、磕碰都會誘發腦梗塞和腦出血的發病,所以,要盡量避免小兒磕傷、碰傷、跌傷、摔傷等。而嬰幼兒缺乏維生素K的原因目前認為有以下幾種:胎兒娩出後,其腸道內還未建立正常的菌群,而這些細菌可分解腸道內容物產生維生素K;母親懷孕時不恰當地使用了一些抗生素,而有些抗生素能夠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結果使維生素K合成減少,嬰兒從母體不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K;嬰兒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腹瀉、吸收不良等,導致維生素K不能及時吸收利用而致體內維生素K不足;母乳中含有的維生素K較少,而嬰兒又沒有及時地添加輔食,則易使嬰兒缺乏維生素K。而維生素K是人體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當人體缺乏維生素K時,肝髒無法合成產生足夠的凝血因子,導致血液凝固性降低,凝血機制發生障礙容易引起出血。

  管柏青副教授認為,預防嬰兒維生素K缺乏,首先應從母親做起,用藥物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不可自行主張購買藥物服用。其次,要調整孕期和哺乳期的飲食結構,多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黃豆、西紅柿、胡蘿卜、動物肝髒、雞蛋、魚類等。第三,對於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出生後根據需要肌注維生素K,連續三天注射1?3毫克的維生素K即可。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