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電 東經135度,應該說是祖國的最東端了。撫遠縣地處黑龍江、烏蘇裡江交匯的三角地帶,位於我國最東部,也是我國最早見到日出的地方。在這裡有一個被人們稱為『東方第一哨』的哨所,日前,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近了他們……
出生在軍人家庭的新兵劉禮今年19歲,他來自安徽。『我入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父親就是一個軍人,所以我從小就對軍隊有一種向往。』說起入伍的原因時,劉禮這樣告訴記者。
劉禮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劉禮高中畢業後,向家裡提出要入伍,從小就沒讓劉禮離開他們一天的父母卻一反常態地同意了。『是不是家裡看你太淘氣,想把你放到部隊裡鍛煉鍛煉?』記者開玩笑的詢問,『不是,不是,我不算淘氣。』劉禮急忙辯解,『因為我父親曾經是一名軍人,所以他很高興我來當兵。記得我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父親很高興,他當時不停地點頭說,「應該,應該!男子漢就應該到軍營鍛煉一下,體驗一下什麼叫為人民服務。」』看到記者有些不相信劉禮的話,周圍的老兵和班長也你一句我一嘴地為劉禮辯解:『他一點都不淘,可乖了。』『他纔不淘呢,有時候他靦腆得就像一個小姑娘……』聽到戰友們的誇獎,劉禮靦腆地笑了……
從2006年年末入伍到現在,劉禮當兵還不到一年。但是他在部隊裡已經度過了兩個本應與家人團聚的節日——春節和元宵節。『剛到部隊的時候,我很想家,恨不得馬上飛回去,但是我知道我的職責所在,班裡老兵也開導我,我纔強把那種想家的感覺壓下去。不過在過春節的時候,我給家裡的父母打電話,聽到他們的聲音,我還是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因為我從小就未離開過他們的身邊,所有的節日都是在家中度過的,第一次在部隊過節,心裡既難受又緊張。因為我不知道,在部隊裡會不會有家的那種感覺。』劉禮說:『直到晚上會餐時,我懸著的心纔放了下來。我們在班長的帶領下,將寢室裝扮得五彩繽紛,團裡發的、自己買的、家裡郵來的好吃的擺了一大堆,戰友們在一起又吃又喝,還輪班表演節目,比家裡還熱鬧,讓人感到親切。』
『過中秋節,我不會想家了。』當記者問劉禮馬上就要到中秋了,他還會不會再想家時,劉禮回答說,『不想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已經習慣軍旅生活了,二是我感覺在部隊過節更熱鬧,比家的感覺好。』
今年的中秋我要唱歌
『我入伍已經一年多了。』吳仙秋告訴記者。吳仙秋是2005年12月入伍的,如今他已經在部隊裡度過了一個春節、兩個元宵節和一個中秋節。
『記得去年過中秋的時候,上午是部隊領導來慰問,送來了很多的水果和月餅。下午在班長的帶領下,我們把寢室用各種各樣的東西裝扮起來,晚上整個哨所除了執勤的以外全都聚到了一起,戰友們有說有笑,而且每人還要表演一個節目。』吳仙秋說:『我其實唱歌很好聽,可是由於去年我還是新兵,有些放不開,所以表演節目時我就只講了一個笑話。今年就不同了,我和戰友們都熟悉了,也放得開了,所以今年中秋節哨所的聯歡會上,我要唱首歌給戰友們聽。』
據介紹,吳仙秋剛剛來到部隊時很想家,特別是到節假日的時候,他給家裡打完電話以後,情緒就非常低落、不言不語,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發呆。班長和老兵們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就想方設法逗吳仙秋開心,給他找些既簡單又能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做,慢慢的吳仙秋也就習慣了軍營的生活,不再想家了。吳仙秋說,『我現在很熱愛軍營生活,感覺部隊的大家庭很好,很溫暖,比家還溫暖。』
像許三多的老兵
看過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的人一定還記得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許三多在一次實戰中殺死了一名毒販子,第一次殺人的許三多心理產生了問題,萌生了退伍的念頭,他的隊長為了挽留他,給他放了一個月的長假讓他出去走一走。當許三多脫下了軍服行走在都市的大街上時,已經完全習慣軍旅生活的他,無論是坐立還是行走都是按照軍隊的習慣保持著標准的軍姿,從而鬧出不少笑話。『我感覺我現在就有些像許三多。』已經入伍三年多的小姜這樣評價自己。的確,他在與記者談話的時候坐的姿勢很標准,雖然記者一再告訴他放松些,可是他卻說:『我現在的樣子就是放松狀態,三年多來這樣坐著已經成了我的習慣了。』
小姜是吉林省敦化市人,2004年年末入伍的。他在家中是獨生子,當時父母讓他來當兵,從來沒離開過家的姜學超還哭了一通。剛到部隊,小姜很想家,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小姜給家裡人打電話,聽到父母問自己吃得是否好、穿得是否暖、身體是否健康的時候,小姜想家的念頭就更加強烈了,往往掛上電話他就自己躲在被窩偷著哭,後來在班排乾部的開導和鼓勵下,小姜逐漸變得堅強起來,不再想家了。如今已經成為老兵的他,接過了以前老兵的『班』,每當看到新兵想家的時候,小姜就會像以前老兵開導自己一樣去開導新兵了。
![]() |
『東方第一哨』的士兵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