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電題 大慶油田:發揚黨的傳統托起百年油田
大慶,這個中國人引以自豪的名字,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歷程,傳承著黨的優良傳統,走過了光輝的47年。如今,它正邁著和諧的腳步,走向新的輝煌。
我站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裡,被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壯烈畫面、一座座栩栩如生的英雄雕塑深深地感動著,他們帶我走進了當年的大慶石油大會戰。以共產黨員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人為了盡快甩掉中國貧油落後的帽子,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取水保開鑽、奮不顧身壓井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鐵人誓言和偉大壯舉,生動地體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勇於拼搏、甘於奉獻的偉大精神。
大慶油田47年來,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和原油采收率第一,是我國工業戰線的先進旗幟。然而,在新的歷史時期,大慶人卻面臨新的嚴峻考驗。
大慶油田公司董事長王玉普說:『我們確確實實在可持續發展上面臨油田含水高、經濟效益下滑和資源接替不足的嚴重考驗。』
資源吃緊,隊伍如何穩定?擺在了油田黨組織面前。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曾玉康說:大家疑問,大慶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啊?為此,油田黨委發動全油田開展了『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大討論。在此基礎上,我們加大攻關力度,進一步尋找後備資源。
王玉普透露,2002年,深層天然氣獲得突破,2004年見到規模氣田;海拉爾油田也取得一定突破;同時,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的成熟大規模提高了采收率,使開發技術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王玉普說:『讓職工看到發展目標是可行的,看到了油田的未來,看到了發展的希望,進一步穩定了隊伍,凝聚了人心。』
2004年,昇深2高壓井套管泄露,威脅著方圓幾公裡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共產黨員自發組成突擊隊,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搶修,經過43天的日夜奮戰,終於排除了險情。
修井107隊黨支部書記黃志虎說:『關鍵時刻就是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黨員先鋒模范的激勵和帶動下,廣大乾部職工自覺以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為己任,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
2005年3月27日晚,大慶油田遭受一場20年不遇的暴風雪襲擊,供電系統大面積停電,直接影響原油產量13.1萬噸,經濟損失5.46億元。2萬多名職工自發徒步從四面八方趕赴井戰現場,冰天雪地中連續奮戰三天三夜,終於恢復生產,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大慶的未來。大慶石油管理局團委副書記張志告訴記者,大慶油田60%以上是青年職工,而建設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未來靠的就是這只隊伍,引導他們樹立起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的工作態度尤為重要。
張志說:『我們滿足青年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切切實實為青年搭建成材的平臺,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青年塑魂。 』
大慶人是偉大的創業者,47年來,他們堅持『抓生產從思想出發,抓思想從生產入手』的傳統,排除了千難萬險,創造了無數輝煌,用黨的優良傳統托起了百年油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