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有關部門解讀今冬供暖政策 供熱質量仍然是供暖重點
2007-09-30 09:00:0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高龍濱 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30日電 記者29日從全市供熱動員大會上獲悉,根據《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2007至2008年度城市供熱工作的通知》精神,供熱質量再次成為今冬明春供暖工作的重中之重。

  6時至21時的溫度應達18℃以上

  據介紹,按要求,2007年10月20日至2008年4月20日供熱期間,哈爾濱市居民居室內6時至21時的溫度應當達到18℃以上,其他時間不得低於16℃,同時要采取措施解決冷熱不均問題。熱電聯產、區域鍋爐要采取連續供熱方式,不具備連續供熱條件的分散鍋爐要延長供熱時間,確保居民住宅室溫達標。自供熱單位要加強管理,切實對轄區內供熱運行和供熱質量負起責任,確保供熱質量達標。

  用戶要停止用熱需與供熱單位簽協議

  有關人士稱,供熱鍋爐、壓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必須經過專業部門檢測、校驗合格後方可運行。司爐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用戶要求停止用熱的,應當提前與供熱單位簽訂停熱協議;對可能危害其他用戶用熱或者影響室內公共設施安全運行的,不能停止用熱。各供熱單位要制訂應急搶險預案,落實應急措施和維修搶修隊伍,妥善處置各類突發故障。

  供熱企業首次實行『綜合信用評價』

  嚴格執行《黑龍江省城市供熱行業服務規范》和《哈爾濱市供熱企業綜合信用評價暫行辦法》,推行標准化、規范化服務。全面開展供熱企業綜合信用評價工作,通過等級評定促進供熱企業開展誠信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全面推行供熱服務公示制和承諾制,公開供熱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供熱時間、服務標准和服務監督電話。在供熱小區實行定點、定時測溫和發放便民維修服務卡,設立24小時報修電話,保證服務及時,方便群眾。組織開展服務年活動,提高供熱服務質量。供熱設施發生故障需停熱8小時以上的,熱源單位和供熱單位應當及時通知用戶,並向供熱主管部門報告,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供熱。

  節能減排看天燒火

  按要求,供熱單位要運用氣象節能技術,做好冬季氣象走勢預測分析,合理調節供熱運行,科學實施『看天燒火『。推廣應用供熱新技術、新工藝,提高供熱節煤、節電、節水水平。大力推進政府機構辦公樓、公共建築熱計量試點,對辦公建築、學校建築增設溫控和計量裝置,促進行為節能。房產、物業管理單位要履行房屋保溫節能職責,供熱單位要敦促熱用戶做好防寒保溫。在保證供熱質量前提下,努力實現供熱節能在去年降低10%的基礎上再降5%的目標。推廣應用潔淨煤技術,加強儲煤、儲灰場地覆蓋管理,減少煙塵排放和揚塵污染。

  依法查處變相提價行為

  據介紹,供熱監察執法部門要加強供熱市場監管,依法查處竊熱和竊取供熱用水、損害供熱設施、供熱質量不達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未經批准擅自棄管而影響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發生重大供熱質量事故或安全生產事故的,依法予以嚴肅處理。對因供熱單位原因致使居民住宅居室溫度未達法定標准的,熱用戶可依據供用熱合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價格主管部門將加強熱價監管,依法查處擅自提價或通過縮短供熱時間、降低供熱質量等手段變相提價的行為。

  有能力但拒付熱費將依法強制劃撥

  據了解,對不按規定支付或報銷熱費的單位,繼續實行『五不准『政策(即不准購買和更新小汽車、不准發放獎金、不准領導乾部出國、不准評為先進單位、不准領導乾部評為先進個人)。凡不按規定支付和報銷熱費的單位,由監察、審計部門進行監察審計;對確有能力但拒不支付和報銷熱費的,依法強制劃撥。用戶逾期未交納熱費,供熱單位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按照所欠熱費總額的1?按日加收滯納金。對無正當理由空閑而不交納熱費的公共用房和未經產權單位同意轉租而不交納熱費的公有房屋,由公有房屋經營管理部門和產權單位收回房屋承租權並解除原租賃關系。個體私營業戶在規定時間內拒不交納其經營場所和自住房屋熱費的,可按有關規定暫緩、限制或停止供熱。

  特定人群享受熱費補貼

  據介紹,在規定的供熱保障控制標准面積內,以下各類人員的熱費均按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支付,超出供熱保障控制標准面積的熱費全部由個人承擔。

  (1)居住集中供熱住房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家庭成員均無職業的民政定補優撫對象、家庭成員均無職業的失業救濟對象、市屬國有福利企業殘疾職工、無工作單位和單位關停破產確實無力支付熱費的建國前老軍人的全部熱費;

  (2)經批准的市、區屬國有關停破產企業離休人員(不含由市離休乾部管理中心支付熱費的離休人員或關停破產時已向個人支付熱費的離休人員)和進入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國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不含破產時已從破產費中預留並委托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采暖費的退休人員,或企業破產時已向職工個人支付熱費的退休人員)單位承擔的90%熱費;

  (3)居住非集中供熱住房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每戶每年給予720元補貼;

  此外,持有市總工會核發的《特困職工證》的特困職工熱費,全部由所在單位承擔。

  按要求,各供熱單位不得要求享受供熱補貼的人員墊付熱費。市、區有關部門要嚴格審定享受熱費補貼人員資格,各供熱單位及個人要按規定履行申報手續,並在其所在居民委公示,接受居民監督。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