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十項資金十項制度建設『民本鶴崗』
2007-10-08 09:43: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郝洪山 李昕澤 謝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8日電 9月初的一天, 7輛農用四輪車陸續駛進了鶴崗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大院,來自該市郊區東方紅鄉前安民村的40餘位村民代表,把繡有『黨恩無限』、『恩重如山』字樣的大紅錦旗送到這裡。他們懷著朴素的感激之心,扭起了歡快的大秧歌,感謝黨和政府為他們建成了通村公路,鋪就了致富坦途。

  『修建五指山公園,受益最大的是俺們這些住在跟前兒的人,不但休閑有了好去處,買東西也很方便,房子也昇值了。』談起身邊的變化,家住五指山附近的任志祥老人笑得合不攏嘴。

  變化,緣自於鶴崗市委、市政府傾力實施的『民本鶴崗』建設工程。

  2004年以來,鶴崗市通過『三年項目建設年』活動,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億元,是1998年的2.08倍,年均增長9.6 %。市財政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在民生投入上便有了『大手筆』,建設『民本鶴崗』,讓百姓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成為鶴崗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的主要工作目標。

  十項資金

  如果不是及時得到特困大學生救助專項資金的資助,張林榮到現在恐怕還在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悲嘆。母親殘疾,父親患有精神病,她要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正是有了助學資金,張林榮今年得以進入江蘇大學就學。

  助學專項資金,只是鶴崗市近年來為建設『民本鶴崗』而陸續設立的十項專項資金之一。這十項資金中有6項為救助、援助性資金,用於擴大政府和社會對重點群體、弱勢群體的救助和幫助,包括貧困學生助學資金、勞模解困救助資金、扶貧解困救助資金、特困戶租房補貼資金、突發事件應急安置資金、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其餘4項為獎勵性資金,包括優秀拔尖人纔獎勵資金、招商引資獎勵資金、見義勇為獎勵資金,以及納稅多、安置就業多、有突出貢獻企業家獎勵資金。每年,市財政平均都要對每項專項資金投入100萬元、總計1000餘萬元左右。

  2007年初,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明確:今年要投入12.3億元(包括向上爭取和社會資金),完成51件涉及民生、民本的大事、實事。這51件事包括:投入270萬元實施小街小巷亮化工程,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建立依托現有區級醫院及二級醫院建立覆蓋全市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投入200萬元建立了大病救助機制,使部分因病致貧的低保家庭得到了醫療救助;2000平方米中小學危房改造,等等。目前,這些計劃大部分已實現。

  十項制度

  從2005年4月初開始,鶴崗市民從當地電視節目和報紙上陸續看到市委、市政府公布的十項新制度。包括行政審批制度、政務公開和公示制度、重大決策聽證論證制度、部門評議制度等。市民對此反響強烈,說過去好多『辦不明白』的事這回知道該咋辦了。

  十項制度實行以來,全市行政收費項目與標准等重大事項以公告、通告的形式向社會公開;就重大信訪案件、小公共汽車經營權出讓、城市建設工程拆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公共衛生管理、熱費和公交車票價格調整等50餘項重大問題舉行了座談、聽證、論證;固定了收費項目、收費標准、辦事程序、辦事時限,較好解決了辦事難、辦事效率低和弄權勒卡等弊端;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熱費補貼標准、城市低保水平、社區發展等市民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等等。

  十項制度增強了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促使政府行為的進一步公開、公平、公正,擴大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高效處理了企業生產經營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重點問題,提高了政府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獲得廣泛好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