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流淌和諧之美 大慶市城中濕地吸引無數游人
2007-10-09 09:59: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天福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濕地裡漫天飛舞的紅嘴鷗
撈浮萍的保潔人員

  東北網10月9日電 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期間,黑龍江省有一片『城中濕地』吸引了無數游人。它就是大慶市的龍鳳濕地,總面積達5050公頃,一條鐵路和兩條公路橫穿濕地。人與自然如此零距離接觸,是否乾擾了這些『原生態居民』?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龍鳳區濕地自然保護中心。

  橕船的刁師傅是負責水域的水面巡護,他劃著船,載著記者進入濕地的核心地帶。時至深秋,但濕地上空仍有一些鳥兒翱翔。自然保護區現有70餘種鳥類,具代表性的有丹頂鶴、白鶴等,每年大約有十幾萬只鳥兒和40多種魚類在這裡繁殖、生存。刁師傅告訴記者:濕地水面上生長的浮萍會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氣,而且冬天沈入水中的浮萍還會形成大量的淤泥,對濕地的水質有一定的破壞。為此,管理處有專門的清潔隊,他們每天都會清理出上百袋的浮萍。

  濕地自然保護區剛成立之初,鳥兒對人類有很高的戒備性。但多年來在濕地守護者們的精心呵護下,鳥兒漸漸地對人類不再懷有敵意了。在管理處院內,巨大的鳥籠中的十幾只鳥類都是被救助回來的,有天鵝、大雁、孔雀等。這些鳥兒大都是附近居民撿到送來的,也有管理處人員在巡護中發現受傷的鳥類後救助回來的。

  現在的龍鳳濕地,已成為大慶市的一道別致的景觀。水清了、草肥了、鳥多了。管理處一位負責人說,這些鳥兒維護著濕地的生態平衡。它們吃濕地裡的害蟲和耗子,鳥排出的糞便,相當於給濕地施了肥料。不光魚吃,還讓蘆葦長得更帶勁兒。蘆葦的種子還能喂鳥,這不,一整套生態系統都健全了。人,給鳥一個安逸的居所。鳥,還人一個綠色的家園。自然保護區內有四支巡護隊,他們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對保護區及公路和鐵路沿線進行巡護。據二隊隊長李洪鑫介紹,通過宣傳教育和不間斷的巡護,偷獵、偷捕的現象基本杜絕,濕地生態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每逢節假日,來這裡的游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