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恩然演的文化站長很有看頭 |
![]() |
男女主演馬恩然、李靜 |
東北網10月11日電 『文化站長管文化』,不要以為這是一句廢話,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文化站長》裡有個文化站長,他的名字就叫『管文化』,並且自認是『書香門第』的『國學』遺少,說話也是『半文半白』,你說讓這樣的『文人』當文化站長,趣事能少嗎?
『管文化』馬恩然:『一根筋』的價值
鄉文化站站長,按級別算是鄉政府中一個『副股級』職位,論『油水』是標准的沒權沒油的清水衙門。文化站長官職芝麻大,村民『管文化』當的官卻比芝麻還小,文化站長前面還要加上『代理』兩個字,可他偏偏把這芝麻小官乾出了名堂,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他興辦圖書館、評選好媳婦、文明戒賭、舉辦舞蹈大賽,讓文化站的工作漸入佳境。
《文化站長》中的男女主演馬恩然、李靜都是近年農村戲中的『大綠葉』,他們參演的戲幾乎部部熱播,可說起本人的知名度卻遠沒有角色那麼如雷貫耳。
在《文化站長》首播媒體見面會上,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馬恩然其貌不揚,圓乎乎的紅臉膛,笑瞇瞇的小眼睛,絲毫沒有劇中『管文化』自命不凡的氣度。在臺上,他說:『我不會說話,說不出什麼來,謝謝。』說完,人就往臺下走。被主持人拉住,他纔勉強多說了幾句:『我生活在旮旯裡,演戲是我的職業,接了人家的戲我就得好好演,我得對得起人家給我的工錢,對得起觀眾。這麼多年,我每接一個戲都很緊張,生怕給人家砸了。』談起自己演的『管文化』為什麼討人喜歡,馬恩然思索良久纔說:『當「芝麻官」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多高的管理水平,只要他能夠「一根筋」地把精力投入到農村文化建設上,這就是他的價值。我想觀眾喜歡他,也不僅是喜歡他一口「半文半白語式」的假文人扮相,更喜歡這人「做事就要做到底」的倔強秉性。』
『大醋缸』李靜:玩不轉賢妻良母
『管文化』出彩,一半的功勞還在『老婆』廖素芳身上。『我扮演的廖素芳,看到老伴當上文化站長後,自身的危機感又使自己開始懷疑老伴有了外心,於是撒潑打滾,不亦樂乎。』李靜對記者說,當初接這部戲其實是有改變戲路的想法,『之前的角色都屬於潑辣型的,這次接戲,本以為終於要演一個「賢惠的、溫柔的、過日子」的形象了,可拍起來纔發現滿不是那回事。』
劇本中原本有這樣一個鏡頭,廖素芳推開門拿著豬食一邊吆喝一邊喂豬,生活氣息非常濃。可是由於拍攝地在山西,沒有豬,就把劇本改成了廖素芳靠祖傳秘方做醋,『廖素芳』這個名字正好諧音『大醋缸』,所以也只好放棄當賢妻良母,一直潑辣到底了。
相關新聞
編劇:農村戲更產精神食糧
『以往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寫生產、談愛情,卻很少關注農村文化生活,』編劇馬成林說,『我一直想寫一部反映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品,為此也曾先後在遼寧、黑龍江等地基層文化站實地考察。』實地和這些農村『芝麻官』接觸後,馬成林發現,由於投入少、待遇低,相當一部分基層文化乾部處境艱難,部分地區文化活動也很難有效地開展。『但是,熱愛文化生活的農民朋友大有人在,許多人靠著自己的熱情與執著,堅持著精神文化的傳播工作,正是這些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劇中的主人公「管文化」纔會如此飽滿立體。』
電視劇《文化站長》也正是從馬成林觀察到的農村生活的細微小事入手,一點點為觀眾揭開農民文化生活的大幕,『《文化站長》是一部喜劇,觀眾看過笑過之後,也會在腦海裡慢慢思索一些問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生活?現在農民們的文化生活又是怎樣的?引人發笑的喜劇素材背後,又蘊含著農民真誠純朴的感情和對文化生活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