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黨旗高揚事業興--十六大以來哈爾濱市基層黨建工作巡禮
2007-10-14 06:50: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4日電 題:黨旗高揚事業興--十六大以來哈爾濱市基層黨建工作巡禮

  一面面飄動的黨旗,一枚枚閃亮的黨徽,構成了黑土地上最美的圖景———黨的十六大以來,從機聲轟鳴的國企車間到春苗吐綠的田間地頭,從家長裡短的街道社區到蒸蒸日上的民營企業,哈爾濱市41萬共產黨人高擎黨旗,團結和帶領974萬哈爾濱人民,在投身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挺立潮頭,勇擔重任。

  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盞燈———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加緊密,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與日俱增。

  致富增收走在先

  懂發展、會發展,是老百姓對新時期黨員的朴素期望。

  啥是來錢道兒?咋乾能掙錢?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廣大農村黨員緊緊抓住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條主線,按照市委開展『一創三當』活動要求,努力創建創業型領導班子,當奔小康帶頭人、當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傳播人、當群眾貼心人,先後湧現出白雪飛、單長安等一大批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3000餘名貧困群眾發展起致富項目,使近15000戶貧困居民實現脫貧。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黨組織更關心、更知道群眾需要什麼。黨支部幫我們把知識請到家門口、地頭上,就是幫我們在奔小康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穩當。』61歲的村民王紅興說。

  市委全面推廣『支部+合作社』、『支部+協會』、『黨群聯合體』、『行業黨支部』等四種模式,全市在各類農村協會、股份公司等新經濟組織中共建立黨組織521個,平均每年增加收益2.68億元,帶動10餘萬農民脫貧致富,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20元,形成了『支部抓產業、黨員創實業、百姓富家業』的喜人局面。

  振興經濟乾在前

  黨旗愈紅,事業愈興。

  哈飛集團在全體員工中率先叫響:我是黨員,向我看齊。全體黨員立足本崗,爭當生產的模范、質量的先鋒、開發的闖將、節約的能手、安全的衛士。『向我看齊』活動讓每個車間、班組士氣高昂,哈飛汽車產銷量由此一年一個新臺階。

  緊緊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哈爾濱市在國有企業中積極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國有企業領導體制進一步完善,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途徑更加順暢。截至目前,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黨委成員進入董事會、監事會比例達到73.5%,其中黨委書記進入董事會的比例達到100%。以深入開展創建國有企業『四好』領導班子活動為牽動,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素質建設,使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斷增強,經營業績明顯提昇。

  圍繞不斷壯大黨的力量,哈爾濱市紮實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把黨的基層組織覆蓋到每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黨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截至目前,全市532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已建立黨組織487家,佔總數的91.5%。圍繞實施『先鋒工程』,哈爾濱市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組織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先鋒崗』和『共產黨員服務隊』等系列主題活動,有效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街道社區領頭雁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隨著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街道社區工作成了新課題。

  哈爾濱市大力推行『黨組織建在社區,支部建在庭院,黨小組建在樓道』的組建模式,調整組建社區黨委和黨總支,實現黨組織的有效覆蓋。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區黨委118個、總支124個,建立庭院黨支部527個、樓道黨小組1317個。積極探索建立從根本上解決社區黨組織『三無』問題的有效機制,基本解決了社區辦公用房。

  從2006年開始,城區社區的黨組織活動經費、黨務工作者補貼均已納入財政預算,同時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積極組織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為群眾守夜送平安』、『黨員義工』、『一幫一扶貧解困』等以服務群眾為主題的載體活動,積極開展醫療、教育、法律援助等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全市先後結成『一幫一』對子22000多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3萬餘件;興辦『慈善超市』206個,發放救助金和物資共計300餘萬元,受助貧困群眾8萬多人次;幫助下崗職工爭取2857筆、共計5416萬元再就業援助資金和小額擔保貸款,使4.5萬餘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親和力、感召力得到逐步增強。

  改善環境樹形象

  堅持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全市各級行政服務機關通過建立健全辦事公開、首問負責、失職追究、服務承諾等制度,采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開通行風熱線等有效做法,不斷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工作效能,增加機關黨員乾部工作的透明度,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昇。

  以『深入社區,開展六幫』活動為載體,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機關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共建活動,拓展機關黨建工作領域。市直機關96個直屬黨組織與全市470個社區黨組織結成了共建對子,落實幫扶措施233項,為社區和特困群眾辦實事537件。事業單位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使學校、科研院所、文化和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在創新發展的實踐中成為推動科教興市、實現自主創新的先鋒,加強作風建設、遵守職業道德的先鋒,強化業務素質、提高服務水平的先鋒……一個政企和諧、人脈通暢的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已經形成。

  時代強勁召喚,黨旗凝聚人心。

  是不是有一技之長、是不是某個行當的『行家裡手』、是不是善於『想點子』為身邊的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這些從不同角度闡釋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群眾話語,無形中成了人們衡量一個黨員稱職與否的嶄新標尺。通過卓有成效地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哈爾濱市19199個基層黨組織和416511名黨員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黨員意識、執政意識、先進意識、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湧現出的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優秀共產黨員:李慶長、戰勝軍、張秀林、王廣君……他們就像一面面高揚的黨旗,成為人民群眾眼中最美的風景。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