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瞄准石化產業基地目標 大慶打造『大石化城』
2007-10-15 15:06: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忠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5日電 金秋時節,在大慶石化公司化工三廠北側的空地上,一座60萬噸乙烯裝置開工建設。從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大慶石化並線改造120萬噸乙烯項目的那一天,大慶市和石化公司的領導就在為項目的開工建設緊鑼密鼓地做著准備。因為這個項目建成後,將使大慶成為全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之一。

  油城轉型瞄准『大石化城』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大慶,作為一個以油為主的資源型城市,經過近半個世紀高速高效發展,已進入高含水後期開發階段,可持續發展處於石油經濟向石油經濟與非石油經濟並舉的轉變過程,是接續產業發展的好時機。

  大慶市提出了石化產業的發展藍圖:新上一批石化大項目,與大企業聯手打造『大石化城』,到2011年,石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以上,建成以百萬噸級乙烯、聚丙烯、甲醇、復合肥和大型芳烴裝置為主要標志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大慶發展石化產業擁有雄厚基礎,石化公司、煉化公司、石化總廠、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團、藍星公司是石化企業的龍頭,擁有石化裝置130套,資產總額達434億元,能夠生產100多種500多個牌號的產品,年加工原油能力1200多萬噸。僅去年一年,全市規模以上石化工業就實現增加值90億元,增長16.3%。

  120萬噸乙烯並線改造項目是打造大石化城戰略的重要戰役,為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在中石油集團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努力下,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准,投資90餘億元建設大慶120萬噸乙烯並線改造項目。

  大慶石化公司塑料廠生產廠長李國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目前每年60萬噸乙烯的生產能力,塑料廠每年生產的管材可達1.11億米,能繞地球赤道近3圈。同時,還能生產出可覆蓋7545公頃的農膜、13876公裡電纜料、5億只塑料盆、111萬只果奶瓶和近7億米的5000S拉絲。再建60萬噸乙烯,這些數字將翻一倍。

  2010年我國乙烯產量將達1600萬噸,屆時大慶乙烯將佔到7.5%,大慶將與新疆獨山子並列成為中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

  建設園區搭建下游產業平臺

  在大慶石化的東邊,一個隸屬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園區已經初具規模,這裡就是興化園區。

  實際上,在這個區域擺放一個化工園區,而且還要從安達市『借』一塊土地,意圖非常明顯,『近水樓臺』吃上石化公司的原料。抱著同樣想法的,還有龍鳳注塑城,很多來自臺州的老板帶著塑料加工設備,不遠千裡來到大慶,為的就是化工原料。

  從乙烯到聚乙烯、苯乙烯,到各種塑料母料,再到編織袋、膜、管、塑料門窗、車用塑料、電器塑料、日用塑料……乙烯這棵大樹下面,根須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長。目前,大慶地區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的企業已達240多家。

  在向中石油集團遞交的一份報告中,大慶市提出:在石化產品後續加工上,大慶將依托哈大齊工業走廊,引進戰略投資者,發揮地方企業的吃配能力,對石化大企業生產的塑料、橡膠、纖維和有機化工原料,就地精深加工,並不斷延伸產業鏈,把石化大企業的產品充分加工利用。

  目前,大慶石化公司對大乙烯的吃配項目初步擬訂有7個,包括合成樹脂利用(塑料加工)、丁辛醇利用、MTBE利用、苯乙烯利用、裂解焦油利用、碳5與碳9利用、粉煤灰利用。

  大慶市發改委的報告顯示,120萬噸乙烯並線改造工程的投資是90億元,如果再加上乙烯下游的配套裝置建設,工程的總投資將達到150億元。大慶市石化產業辦算過,120萬噸大乙烯及下游產業,可以直接吸納6萬人就業,年創利稅近50億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