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電 題:黑龍江省社會各界座談《文化站長》側記
展示龍江藝術根基
座談會上,省電視藝術家協會趙光遠說,《文化站長》能在國家重大節日和重大活動中作為獻禮劇目,並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隆重推出,這在我省是首開先河的。而從籌劃、拍攝到播出,歷時僅用短短7個月的時間,這在央視也是少有的。他說,中央電視臺一套面對的是眾多實力雄厚的創作單位,《文化站長》能獨佔鰲頭,作為國慶和十七大的獻禮片,這本身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此次我省投拍電視劇,在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民營影視機構也首次大投入,拿出500萬元。全省從上到下都做了很大努力,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另外,以往反映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都是吉林、遼寧佔優勢,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套路,而《文化站長》摒棄了描寫村官的老模式,而是從農村文化站長的角度反映農村文化生活,這些都是首創。這些都反映出我省電視劇創作水平的雄厚根基,也是我省文化邊疆大省建設走出的重要一步。
電視劇主創人員、省廣播電臺藝術中心總監制王銳在介紹了《文化站長》策劃、創作和投拍過程中提到,編劇馬成林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多次深入黑龍江廣大農村,接觸到了一大批熱愛文化生活的農民朋友,正是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纔使得劇中的各色人物飽滿立體。
龍江制造攪熱農村文化
座談中,數位來自社會各基層的鄉鎮文化工作者爭相講述自己觀看《文化站長》時的感受,紛紛表示要通過這部劇帶動、攪熱農村文化生活。劇中『劉宣委』這一形象似乎在現實中有很多原型,五常市拉林鎮的『宣委』顧艷茹說,看了《文化站長》非常激動,正契合了當前農村實際文化工作的需要,因此覺得電視劇實際上給自己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哈爾濱市南崗區紅旗滿族鄉的文化站長丁艷聯系自己的實際工作說,看了電視劇並不輕松,深深地理解劇中的管文化,管文化就像一面鏡子,讓自己看到不足。五常市拉林鎮的文化站長劉生還介紹說,為了看《文化站長》他們鎮特
意組織了80多人的秧歌隊觀看,都希望像劇中那個鄉一樣,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阿城市金捨利鄉文化乾部譚淼鑫聽說這個劇好看,趕緊買了碟進行惡補。她說,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越看越覺得有意義,為鄉鎮文化工作開闢了一個新思路,對工作很有指導作用。她說,省裡下力氣打造這部好劇,目的就是引導教育基層群眾,我們基層文化工作者更應該全身心做好這項工作。
重振龍江電視劇
座談會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對《文化站長》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省藝術研究所所長李明明說,很高興能看到這樣一部反映農村文化生活的好劇目,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大眾化、平民化、群眾性極強。而且拋開了以往農村題材的創作理念,抓住文化站長這個角度,人物性格鮮明,看了感覺很真實。省群眾藝術館館長李春盛則用感謝二字表達對電視劇的肯定。他認為通過這部電視劇能引導基層文化工作者對自身工作的認識。黑龍江大學教授張葆成說:黑龍江電視劇打入央視黃金時段,重振龍江電視劇,又打響一炮,可喜可賀!《文化站長》以農村文化建設為題材,契合主旋律。加之劇作的輕喜劇樣式,有人氣演員的加盟,劇作便有了好看、耐看的先決條件。劇中人物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對新生活的追求,對文化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們的努力與付出、挫折與成就,本身就洋溢著奮進的精神。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費守疆認為,由省委牽頭打造這部電視劇,說明我們對農村文化工作的重視。他說,該劇不是樹一個典型,深層的是反映了文化工作在農村所處的地位問題,因此是直視現實的一部作品,創作者也是秉持一個嚴肅的創作態度。省社會科學院郭淑梅說,創作者敏銳地抓住了當前農村工作的焦點問題,並通過這個電視劇的熱播,反映了農村文化建設今後的發展方向,因此主題立得住;人物塑造和矛盾衝突都非常貼近實際生活,所以普遍受到觀眾好評。這就是文化創作的根基。
座談中,與會人員對《文化站長》所選擇的這些活躍在舞臺上的廣受群眾喜愛的一線演員褒揚有加。主要演員表演自然,臺詞詼諧幽默,讓觀眾在笑過之後產生很多思考。尤其管文化這個藝術典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農村文化精神和文化信念的寫照,同時也是對農村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化思考與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