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16日下午,利用代表團會中休息的機會,記者與來自祖國邊陲的十七大代表、漠河縣委書記王秀國聊起學習十七大報告的體會時,他風趣地對記者說:『親歷5年變化,報告深入我心。』或許是一種巧合,他到漠河擔任縣長、縣委書記5年頭,正趕上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5年。聆聽總書記的報告,聯系國家、全省和家鄉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他感觸頗深,尤其對胡錦濤同志『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闡述,有著切身感受。
在談到報告提出『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時,王秀國興奮地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漠河縣正是依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漠河,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全縣通過實施『天保』工程和推進生態功能區建設、綠化體系建設、經營機制建設,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培育,使資源總量有了明顯提昇,森林覆蓋率已達90.6%。同時,圍繞壯大生態經濟戰略,大力開發和利用地緣、資源優勢,把旅游產業做活,把生態農業做精,把工業園區做大,把邊境貿易做強。
談起報告發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號召時,王秀國說,報告說到了人民群眾的心坎上。這些年,國內外賓客來漠河旅游、興業的人絡繹不絕,他們大都有一個共同感受,漠河百姓的『幸福指數』一天比一天高,這得益於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幾年來,漠河縣圍繞建設和諧社會,舉全縣之力建設生態家園,構建生態園林城,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佳人居環境。此外,精心打造生態文明社區,培育生態文明意識,構建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近年來,漠河縣先後被評為『全省社區建設示范縣』、『全國衛生縣城』,陽光社區、松苑社區分別獲得『省級文明社區』和『全國文化進社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