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電 16日,哈爾濱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正式開通,許多市民特意趕來感受新通道帶來的方便。在市民眼中,新通道已成為中央大街一處新景觀。
市民:告別車海漫步到江邊
昨天上午11時左右,從中央大街與上游街交口向防洪紀念塔方向望去,看不到了往常擁擠著等待過友誼路的市民和游客,『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已經開通,請行人由通道過街』的條幅格外顯眼。從工商銀行旁邊的入口走下50餘級的臺階,防洪紀念塔方向的地下通道出口清晰可見,整個地下通道顯得寬敞、明亮。市民柁先生一早就從顧鄉大街趕到中央大街看新通道,他興奮地說:『我去過很多城市,咱們的通道修得大氣,不壓抑。』通過頂部照明設計和良好的通透感覺,很多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地下通道似乎感覺不到是在『地下』。在地下通道兩側,20多幅哈爾濱的老建築照片讓游客長時間駐足,一位北京游客說:『感覺是走進了一個微型博物館。』通道樓梯兩側的殘疾人通道,讓推輪椅和童車的市民再也不用在友誼路的車流中『驚魂』,『方便、人本、新景觀!』一位正在通道前拍照的市民這樣評價新通道。
司機:街路暢通心花怒放
記者在地下通道旁邊看到,友誼路上的地上人行通道已經全部被欄杆封閉,原來的紅綠燈也已經『下崗』,友誼路上的車流迅速通過該路段。出租車司機劉師傅說:『太暢快了,以前最不願意走這個街口,行人不斷,經常要3-5分鍾纔能通過。今天第一次走,暢通的感覺令人心花怒放。』
雜音:1小時內8人穿車流
雖然地下通道已經開通,友誼路與中央大街街口也全面封閉,但記者發現,在11時至12時之間,相繼有8人冒險橫穿友誼路,在車流中翻越欄杆。很多市民對這種不文明現象予以遣責。市民梁先生認為,新通道環境和設施起點很高,24小時監控設施和保安服務讓人感覺到安全,但良好的環境和秩序需要更多市民自覺維護,只有這樣,新通道纔能長久成為一處美麗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