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切入點新鄉土味濃觀賞性強 電視劇《文化站長》觀後感
2007-10-17 10:00: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范詠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電 最近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文化站長》是一部切入點新、鄉土味濃、觀賞性強的優秀電視劇。在此要向電視劇的主創者們表示祝賀!

  一、切入點新。農村題材的電視劇經過中央的倡導和藝術家們的努力,最近幾年受到重視,也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劇作,像《鎮長》《喜慶農家》《喜耕田的故事》等等,成為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文化站長》在這樣的創作趨向當中脫穎而出。它雖然沒有正面地表現農村的經濟變革和觀念衝突等等,而是選取了一個不為人注意或者是鮮為人知的農村鄉文化站站長去表現新農村,很巧妙、很智慧地切入了當下的農村現實。作為農村文化相對穩定的載體,農村文化站的建設承擔了特殊的使命,有著特殊的意義,也是觀察當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很好的窗口,同時也是反映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題材面。劇中,我們看到北留鄉在推進農村經濟建設中,盡管也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像開展旅游、治理污染、推廣綠色食品等等,但同時,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也是何等的迫切!在管站長主政文化站長以前,村裡鄰裡之間的糾紛不斷,賭博風氣盛行以及重要的人文資源沒有產生出經濟效益,綠色產品資源沒有推向市場,使鄉政府的領導頗傷腦筋。從《文化站長》中,我們看到熱心於農村文化事業,並且確實具有文化纔乾的管文化和文化站的同事們,成功地舉辦了北留鄉健身秧歌及國標舞大賽以及搞了推廣山地雞的卡通演出等。實現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農民高興,鄉乾部高興,也轉變了對農村文化可有可無的看法。所以,這個劇有很強的時代感,又在眾多的農村題材電視劇當中獨闢蹊徑。

  二、鄉土味濃。《文化站長》處處洋溢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陽光麗景,充滿鄉土氣息。作為農村的一個鄉土文人,管文化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奔波在田間小路上的形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在他那個小小的村子裡,既有管文化妻子那樣賢慧但又沒有文化的人物,也有沾染不良習氣的二愣子這樣的人物,也有喜歡議論家長裡短的快嘴,也有像王主任那樣的對農村具有統治力和號召力的村主任。恪守傳統的倫理觀念,也不乏現代生活衝擊的這些農民,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一種接受新鮮事物,追隨時代步伐的新農民。他們當中集中的代表就是管文化。他的身份是農民,實打實不乾面子事。但是他是一個鄉間文人。雖然他有時認真到迂腐,不分場合講他的『國學』,但他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琴棋書畫拿得出手,最主要的是他熱愛文化。《文化站長》成功地推出了一個大寫的鄉村文化站長的形象。他任勞任怨,不計報酬,超凡脫俗,沒有官本位的思想,屢經挫折,都能泰然處之,在一個小小的崗位上能夠把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在他辛辛苦苦地乾了一年的代理站長,馬上要轉成國家乾部的時候,他卻在轉乾申請上寫了辭職報告,激流勇退,展現了一個鄉土文人的氣節和人文精神。這就是一種靈魂的淨化。

  三、觀賞性強。這部劇采取的是輕喜劇風格,有許多富有生活氣息的幽默情節。農村文化,說它有形就有形,說它無形就無形,可大可小,小大有之,伸縮自如,很難表現。這部劇一是把握住了農村文化是基層文化,二是把握住了農村文化是鄉土文化。把握好這個度也就把握好了農村和農民文化的一些本質的東西。所以,我說這個戲首先它是因為一種平行視角,不是居高臨下地去表現農民文化,這個『度』掌握得很好:既要表現出文化又要讓農民看出文化,不滿足於做農民的代言人而是要做農民的發言人。演員表演得比較到位,盡管這部戲沒有特別貫穿的情節或者情節非常跌宕曲折,但是能夠吸引人一集一集看下去,而且每集都有亮點和笑點。所以,我覺得追尋到一種適宜的風格,把握住一個很好的『度』,是這部戲能夠取得較高收視的成功經驗。(作者為《文藝報》總編輯、文藝評論家)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