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8日電 在尋找馮志民烈士親人的過程中,記者又有了重大發現。昨天,記者找到了當年馮志民在齊齊哈爾第七步兵學校的同學金祥洲老人,經金祥洲老人介紹,找到了和馮志民同是一個軍校畢業、一同前往朝鮮戰場,被分配到一個軍的劉惠君老人。隨後,記者又在市檔案館重新找到了馮志民的優撫檔案。
哈三中優秀生參軍赴朝
昨天,在市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記者在優撫軍人檔案中看到了有關馮志民的記載:馮志民、201團五連,排副,20歲、『1953年3月23日』犧牲在朝鮮,1950年參軍。
金祥洲老人回憶說,當年我軍在哈爾濱高中裡招收優秀學生入軍校學習。當時馮志民剛進入哈三中就讀,他成績優秀、身體素質好,第一個報名參軍。1950年11月,他和來自哈市不同高中的24名學生一同進入齊第七步校學習。當時,馮志民被分到三大隊四隊二區隊五班。在軍校學習2年多的時間裡,馮志民由於學習成績突出立過一次三等功。1953年畢業時,馮志民作為優秀學生直接晉昇排級乾部,並被選送到朝鮮戰場。
據劉惠君老人回憶,當時的齊步校共有100人被選送到朝鮮戰場。他和馮志民被分在同一個軍。當時他們坐了一天一夜的卡車,越過平壤,來到位於朝鮮鐵原前線的志願軍第9兵團23軍軍部報到。馮志民被分到69師201團5連,進入石峴洞北山陣地;劉惠君被分到67師。
一頂皮帽確認烈士
劉惠君老人講,當年馮志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23軍201團五連的副排長。關於石峴洞北山反擊戰和馮志民犧牲的經過。他是後來聽馮志民的連長講述的。
大約在1953年3月20前後的一個深夜,我軍在石峴洞北山陣地發起對敵反擊戰,當時馮志民所在的排是前鋒排。我軍在炮兵發起突襲後,步兵開始發起衝鋒。前鋒突擊排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發起衝鋒,為了端掉敵人前沿陣地堅固的工事,馮志民手握著爆破筒帶頭衝了上去……
那一仗打得十分慘烈。戰斗結束後,戰士們在清理戰場時,發現一頂被炸飛的皮帽子,不遠處是一具被炸得血肉模糊的遺體。通過遺體已經辨認不出犧牲者到底是誰。馮志民所在的連部通過皮帽子確認,遺體是馮志民的。
據劉惠君老人講,因為當時的志願軍大都戴棉帽子,其中的例外就是後入朝的東北籍士兵都戴皮帽子,馮志民便是戴著皮帽子參加戰斗的。在當夜的反擊戰中,東北籍的新參戰人員只有馮志民一人。
英雄不朽永勵後人
滿眼熱淚的劉惠君老人告訴記者,1955年,東北籍戰友曾經去過那個戰場。由於馮志民被敵人的炮彈擊中,犧牲得非常壯烈,沒有留下任何東西。
金祥洲、劉惠君老人共同回憶說,在1955年的時候,齊步校的同學通過書信確認:當年齊步校同年畢業的100個走上朝鮮戰場的『學生軍官』,只有馮志民一人犧牲。和馮志民同年進入齊步校的24名哈爾濱籍戰士,也只有他一人為抗美援朝戰爭奉獻了寶貴的生命。
老人告訴記者,他現在纔知道馮志民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原因是當時學生軍官赴朝參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家裡只有一個男子的不能去。看來當時馮志民隱瞞了自己的真實家庭情況。
據金祥洲老人講,馮志民犧牲的時候,他正在軍校教書。後來,當他通過劉惠君知道馮志民犧牲的消息後,他曾來到馮志民的家,看望他的父母,並帶去20元錢,表達戰友的敬意,但是老人堅持不肯收下。
金祥洲老人說,半個世紀後,能在湖北襄樊找到他的遺物,對於馮志民的戰友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安慰。那些為正義而捐軀的英烈,會永遠活在後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