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電 經過100多天努力,哈爾濱又增添了54個休閑廣場,完成了512個舊有居民庭院的改造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改造建設庭院4000多個,佔需要改造庭院的80%。
改造過程中,百姓不但積極配合建設,還出主意、出力氣主動參與改造。家園環境變好了,百姓也有了自發管理家園環境的責任心和熱情,一個貼近民心的改造工程營造出一個個美麗家園。整飾一新的環境,讓居民更多體會到生活空間的愜意。
民意優先庭院改造百姓做主
今年的庭院改造,一改以往政府定設計的辦法,取而代之以社區百姓參與設計、自主決定的形式。為此,庭院改造前設立大型公示板、發放征求意見函、舉行聽證會,廣泛吸取群眾意見,將改造設計圖與群眾意見合二為一組織實施,社區庭院設計方案往往要幾易其稿,盡最大可能達到群眾滿意,將民意優先的原則貫穿於改造建設全過程。
道裡區民慶片區居民庭院改造中,通過居民聽證會征求意見,增加了4個院改造和1個院維修計劃,對達標院增加了亭、廊、休閑座椅設置,使其昇級為景觀庭院;地段街239號院牆體粉刷顏色根據群眾意見進行了調整;車輛廠文化宮廣場建設中,4次修改了設計,根據老乾部們的意見,保留了門球場,增加了桌椅和遮陽傘設置;南崗區個別改造庭院步道板不理想,群眾反映後迅速進行了更換……
市環境綜合整治辦的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庭院建設改造中,幾乎所有的設計方案都根據市民的意見改動過。
多方融資群策群力共建家園
在庭院建設改造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各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廣泛動員、多方籌措,居民、駐街企事業單位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使居民庭院改造建設進程提速。
在各級政府號召下,部分居民、大單位、大企業紛紛定計劃、定資金、定規劃、定標准,加大了自有生活區改造力度。紅河一街區的居民自發集資粉刷樓道,安裝單元感應燈;哈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投資90多萬元,對所轄小區內4個庭院進行了改造;平房區充分發揮駐區大廠的優勢,共籌措資金3000多萬元,改造建設了100個居民庭院和13個休閑健身廣場。
有了各方的參與和投入,被改造的居民庭院多了起來。今年改造建設庭院、休閑健身廣場數量分別比去年提高了34%和145%。同時,累計粉刷樓體149.18萬平方米,還建各類亭廊325個、座椅1955套、庭院燈455基、硬鋪裝50.46萬平方米,增添各類健身設施709件。
長效管護美麗家園齊抓共管
庭院建設『三分建、七分管』。為將建好的庭院管理好,更加長久地分享建設成果,各社區居民紛紛組織成立夕陽紅庭院管護隊、少先隊庭院管護隊等,承擔起了庭院內花草樹木的管護任務。他們及時清掃保潔、制止踐踏綠地等不文明行為,形成了『人民大院人民建,建好庭院大家管』的局面。
道裡區組織社區黨員、青年志願者、小區居民開展以『共駐一地、共管一域』為主題的各種活動,社區居民紛紛主動參與庭院管護,主動維護庭院環境。道外區振江街道辦積極動員居民參與庭院管理,已經由最初的七八人發展到40餘人。他們當中有離退休老乾部、老工人、老教師,分成7組,每天輪流值日,認真巡視庭院,保持庭院整潔,制止破壞行為。香坊區和平路街道辦事處組織小區的老黨員、老工人、少年兒童等組成義務管護隊伍,參與者積極性非常高,主動對花木、草地進行澆水看護,清理整潔。
環境能改變人,更能陶冶人。看著新建的庭院,居民們不但自發保持、管護的多了,而且經過、休閑時心情也好了,鄰裡相見時的笑容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