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月球車 |
東北網10月21日電 『目前深空探測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有極大的影響,而實施月球探測將是繼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和突破載人航天之後,中國航天事業的第三個裡程碑。』18日,『月球車』項目負責人、哈工大副校長鄧宗全在該校基礎學部與大一新生激情暢談了『哈工大與嫦娥工程』。
鄧宗全說,深空探測的國際發展趨勢為月球探測、火星探測、小行星和彗星探測。而此前哈工大校友、『嫦娥工程』總指揮欒恩傑所說的我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的,也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據鄧宗全介紹,探月工程的第一期計劃是在2007年前,發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實現繞月探測,對有開發利用前景的月球能源和資源的分布與規律進行全球性、整體性與綜合性探測,為月球『畫像』獲取月球表面『三維』攝像,並對月球表面的環境、月貌、月形、月球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第二期計劃則是在2012年前後,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研制和發射月面巡視車,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和自動巡察;第三期計劃是在2017年前後,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對樣品進行系統的岩石學、礦物學同位素月質和月球化學研究,結合月面物質成分的分析數據,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作為『月球探測遠程控制機器人』——『月球車』項目的負責人,鄧宗全為大學生講述了月球探測的基本過程、月球探測器使命軌道的實現、月球的環境因素以及月球環境對探測車和著陸器的影響等。當談到『哈工大與嫦娥工程』的不解之緣時,鄧宗全充滿了自豪感,他說,『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孫家棟院士,『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欒恩傑,『繞月探測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原副部長胡世祥,『繞月探測工程』副總指揮、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馬興瑞……這如數家珍的名單無疑說明了哈工大作為航天人纔的基地已經同中國航天事業緊密連在一起。『只要航天有任務,我們哈工大就會全力為航天服務。』在與大學生互動問答的環節裡,一名大學生問:『您認為,這次發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預測的成功率是多少?』鄧宗全信心十足地回答:『我認為應當是100%,也希望是這樣!』
據悉,『嫦娥工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將於24日18:05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從85米高的3號發射塔起飛,奔往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