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哈爾濱市教育局近日出臺《哈市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首次將以職業測評、職業諮詢、職業素質訓練、職業崗位實踐為手段的職業指導全面納入中職學校,對中職學校學生實施全程職業指導,以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據悉,年底前哈爾濱市中職學校將調整到65所,在校生6萬餘人。
入學後進行職業潛能評估
據有關人士介紹,《方案》規定,中職一年級為學生的個人職業生涯和發展潛能評估階段。學校要協同職業測評機構對新生進行性趣、情緒、責任表現、效率特質、合作協調等相關心理能力檢測,並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使學生對自身潛力有明確的認識,自我規劃能力有所提高,對情緒的管理與壓力的解決有明顯的改善。
對中職二年級學生的職業指導具體為:以職業道德教育、勤業教育和學生的自我教育為主基調,利用主題班會、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把職業生涯設計作為突破口,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決策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從業者的素質。
畢業前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據規定,中職三年級學生將進行崗前系統培訓和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具體做法為:組織開展有益的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優勢,加強與企業、社會的廣泛聯系,讓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利用畢業生身邊的創業事例和成功案例教育學生、鼓舞學生,拓展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突出提高學生求職就業的能力。
弱勢群體子女優先提供崗位
《方案》規定,各職業技術學校將積極為學生了解就業政策法規和依法就業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幫助學生了解本地、異地、國(境)外的就業信息,提供擇業諮詢。幫助學生掌握求職的技能和方法。還將加強學生畢業後的跟蹤服務工作,特別是對於弱勢群體家庭的子女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優先幫助其實現優質崗位的就業,或為他們的創業提供有力的信息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