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近日,一名5歲男童因突發腦梗塞導致右側肢體癱瘓而前往黑龍江省康復醫院求治。這是我國目前有報道的發病年齡最小的腦梗塞患者。
據該院神經康復中心周麗主任介紹,患者名叫小林?穴化名?雪,今年5歲,綏化市人。他在玩耍中突然昏迷,隨即被送往醫院,CT顯示為大腦左側基底節梗塞。患者蘇醒後其父母發現,他的右側上下肢體均出現了癱瘓癥狀,而且孩子言語不清。在醫生建議下,小林被送至黑龍江省康復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腦梗塞是腦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導致腦血流阻斷從而使患者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和軟化。引起腦梗塞的原因主要是腦血管阻塞及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隨著年齡增長,血液黏稠度不斷增高,導致腦動脈硬化、血管內膜纖維化和增生引發官腔變窄。因為腦梗塞多發生於成年人,像小林纔剛滿5周歲就發生腦梗塞著實讓很多人不理解。
據介紹,目前,由於生活缺少規律,工作壓力增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過量攝入一些油膩食物及高鹽飲食導致近年來腦梗塞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90年代中期發病年齡多為40歲至50歲之間,平均年齡49.7歲。據2005年統計報道顯示,腦梗塞的發病年齡已下降至47.3歲,但15歲以下發病的極少,像小林這樣纔5歲的孩子患腦梗塞非常罕見。
小林入院後該院專家立即組織了會診,根據患者發病前三周曾患過呼吸道感染,口服藥物好轉後就停止了治療。經過推斷,其患腦梗塞的最大病因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導致的血管內膜炎,感染的血管內膜脫落物隨血液循環進入腦部導致了腦梗塞。
專家提醒人們,對看似『小病』的感冒決不能掉以輕心,很多疾病就是因為普通感冒治療方法不正確或治療不徹底遷延而來的。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偶爾感冒是增加免疫力的過程而忽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