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26日電 題:一覽五千年 一日遍神州——第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側記
25日,第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市掀開面紗精彩亮相,一場文化盛宴開席。由博覽、論壇、交易和活動四大部分構成的展會充滿了活力與創意,讓人大為贊嘆。走在展廳裡,欣賞著亮相的上萬件展品,用『一日覽遍五千年中華文化』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名家書畫 現場觀眾大開眼界
首次設立的中國名家書畫真跡展示交易區內的幾十件巧奪天工、價值連城的墨寶真跡,讓觀眾嘖嘖稱贊。全國著名書畫藝術家范曾、姚少華、史國良、汪國新、沈鵬、徐鴻儒、邱野等諸多真跡的首次亮相,盡顯畫家們『紙上的舞蹈,墨上的氣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標價26萬元、由著名畫家徐鴻儒創作的《黎花溪水》,畫中徐鴻儒以創新的筆墨語言,重現了自然生態中的虎,或動或靜,或憩息或發威,或徜徉林間泉畔,其樂融融的場面,令人感動。展區內,另一幅標價在30萬元的油畫作品《放亮的天空》也博得眾人贊賞。畫家邱野專程從北京趕到現場,與喜愛書畫的朋友交流技藝。
外埠展品 盡顯民族工藝精華
本屆展會上最有『看頭』的當屬民間工藝品展區,河南的鈞瓷、大連的微雕葫蘆、蘇州的蘇繡、吉林的浪木根雕、上海的紫砂陶藝……每一個小小的展臺仿佛都在訴說著一座城市悠久的文化。
第一次參會的河南省展團,為了能將80多件稀少的鈞瓷作品帶到展會,運送的路上可是十分小心。價格高達8萬元的鈞瓷名為『雙聯瓶』,象征著溝通與和諧。專程趕來的河南民間工藝美術師王秋紅一面用專業放大鏡指導參觀者如何識別,一面介紹說:『這件作品是純手工制作,耗時4個月,紋理全部是高溫燒制。我們想通過展會讓更多哈爾濱市民了解河南傳統的民間工藝。』
『葫蘆上還能雕刻圖案,真是太神奇了!』在民間工藝品展區內,大連的微雕葫蘆展臺被圍了個水泄不通,800多個大小不一的葫蘆上,雕滿了精美的圖案。這次亮相的『葫蘆王』價值20萬元,上面雕刻著《千子送福圖》。
創意獨特 龍江展臺備受關注
這次,黑龍江首次設立集中綜合展區,女真人的銅鏡、鄂溫克族的繡花地毯、海倫市的剪紙、赫哲族的魚皮魚骨制品等,獨樹一幟,特色鮮明,吸引了許多參觀者拍照留念。黑龍江自然風光圖片和冰雕、雪雕獲獎作品圖片,也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賞。
『我們的剪紙,一個創意圖案剪出10張後就不再重復了,這樣可以保證作品的收藏價值……』來自海倫的剪紙藝人們興奮地對記者說。
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的學生李臣參觀了所有展區後對記者說,還是黑龍江的展區最有特色,綜合展區很大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