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決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與重托——十七大代表張麗娜
2007-10-29 05:53:3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宋玉環 王大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9日電題:決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與重托——十七大代表張麗娜談加快建設和諧富裕新巴彥

  25日,黨的十七大代表、巴彥縣委書記張麗娜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就向全縣機關乾部傳達了十七大會議精神。會後,張麗娜向本報記者介紹了參加十七大的感受,總結了巴彥縣近兩年的發展成果。

  提起參加十七大的感受,張麗娜說,作為來自縣級的基層代表,能夠參加黨的十七大,既感到榮幸、激動,同時也深深地感到這更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我將不辜負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信任與重托,認真學習、傳達和貫徹會議精神,履行好代表的職責和權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廣大乾部群眾努力工作,加快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的新巴彥。

  談到巴彥縣今後發展目標張麗娜說,十七大給代表設立了一個平臺,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學習到許多好做法,獲取了不少新信息。例如,我們可以借鑒綏化的農業產業化做法,學習農業縣如何向工業化轉化的經驗。

  在新農村建設上,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把構建和諧農村的落腳點放在大力發展農村公益事業上,深入落實農村低保、新型合作醫療和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等各項惠民政策。

  著眼於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擴大優質糧食作物面積。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近年來,巴彥縣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引進建設了興隆金鑼生豬加工、遠達糠醛、富江酒精、宏恩大鵝加工、天鑫綠色稻米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日前,投資3.3億元的國能巴彥生物發電工程已經破土動工。

  全力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2006年投資2000餘萬元,在巴彥、興隆兩地建設了總佔地8.5萬平方米的農貿生資大市場,建立農家店114個,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今年又投資500萬元,建設了佔地3萬平方米的興隆鎮生豬交易大市場,日交易生豬量由現在的2000頭達到5000頭以上。通過市場化運作,建設了窪興農貿大市場。同時,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現已發展到30多個,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協會25個,農民經紀人達5500多人。

  近年來,巴彥縣形成了以各文化事業單位為龍頭,以鄉鎮文化站為樞紐,以村屯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為基礎,社區文藝宣傳隊為補充的多層次文化網絡。重點是構建了三大群眾文化體系。投資60萬元在西集鎮建成了省級鄉鎮綜合文化站, 2007年1月面向社會投入使用以來,共開展各種文體活動23次,參加和觀看的群眾達20餘萬人次。全縣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不同檔次的文化大院。現在,全縣自發組成的農民文體隊伍已發展到200餘支,隊員1800餘人,在推進鄉風村風民風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