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電 題:雪域高原上放飛美麗青春--記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團首屆西藏服務隊
『放飛夢想,真情投遞』!2006年8月,經過層層選拔,張春禹、劉佳、雷磊成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首屆西藏服務隊成員。輾轉十餘天,他們從生活學習了4年的哈爾濱奔赴西藏拉薩,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張春禹、劉佳、雷磊作為黑龍江省高校學生的優秀代表,首批赴藏支教的學生志願者,光榮的使命感,讓他們義無返顧地從大學校園奔赴到高原上的三尺講臺,開創了黑龍江省高校學生志願者赴藏支教的先河。在艱苦的環境中,3人用極大的勇氣、智慧和責任心,戰勝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出色的成績與表現,成功地完成了赴藏支教的任務。他們在為黑龍江省高校贏得了榮譽的同時,也為黑龍江省高校大學生作出表率——服務祖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文武好男用勇敢和知識闖關口
來自吉林省的張春禹作為哈工大的優秀學子,出任此次哈工大西藏服務隊隊長。大多數人或許對他的了解是學習成績一流,富有責任感。但武術世家出身、從小習武的張春禹卻告訴記者,此次赴藏支教,首先需要的是勇氣和膽量,只有勇敢面對,纔能適應西藏的工作環境。文武雙全好男兒張春禹用勇敢和知識闖過一個個關口。
按照自治區團委的分配,來自哈工大的張春禹、劉佳、雷磊同來自清華、北大的3名志願者一同被分配在西藏自治區拉薩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支教。
剛到西藏,問題便接踵而來,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張春禹幾天幾夜都沒睡著。心髒不時地疼痛,就象針紮一樣。可是作為這次支教隊的隊長、3人中的『老大』,張春禹幾乎無暇顧及自己,而是每天守在同伴身邊,幫助隊友減輕高原反應帶來的痛苦。
說起這些,張春禹只是說:『我身體相對好一些,我必須勇敢起來,大家纔能在高原「站住」,度過最「難」的這幾天。』
進入學校正式開始教課後,張春禹纔感覺到,比起高原反應,教書所需的是更大的勇氣。第一次上課是個藏族班,一進教室,那些小孩就睜大眼睛盯著張春禹這個年輕的、外來的漢族老師。『黑龍江、哈爾濱、哈工大』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聽說,顯得很興奮,第一次做老師的張春禹也感覺很高興。
第二次,就不那麼簡單了——張春禹教的是物理,很多孩子基礎不好,經常是他講了一大堆,發現孩子們竟然都沒有反應。於是,他先從備課入手,冥思苦想如何能讓那些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多地與現實結合,讓物理知識簡單化。付出總有回報,當張春禹這樣堅持了幾周後,一些孩子開始對物理課有興趣了,還有一個孩子告訴他,以前物理課從來沒有聽懂過,現在聽懂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張春禹所帶班級的物理成績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嬌小女生認准的事情從不退縮
記者眼前的劉佳,是個嬌小可愛的女生,由於上學早,今年還不滿23歲。說起去西藏支教,來自貴州的劉佳告訴自己,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於是,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在拉薩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英語教師嚴重缺乏,全校近200名教師中只有6人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於是,劉佳被分配到英語教研室。
面對身材魁梧的藏族學生,劉佳越發顯得嬌小。在上第一課前,劉佳就告訴自己,上課時,聲音一定要大,不喘粗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拉薩平均海拔約3700米,平均氧含量僅為內地的一半。在那裡平地走路不能快節奏,爬樓就更不用說了,上一層樓比在內地爬三層還累。劉佳所教的班級都在4樓,也就是頂層。為此,劉佳每次上課,都要提前近半個小時從寢室出發、早到教室十多分鍾,努力讓自己先平靜下來,然後熱情飽滿地走進教室。
在缺氧的條件下,上課是個很艱難的過程,更不用說用盡全力提高聲音、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兩個小時的課。一節課下來,劉佳往往是喉嚨冒煙,腰酸背痛,累得連下樓的力氣都沒有。
對此,劉佳笑著說,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下午回到寢室,常常一睡就是一下午,有時候連晚飯都忘記吃了。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劉佳在講課時盡量把復雜的語法簡單化,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來舉例,同時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制作多媒體軟件,還在晚上給學生們播放英文電影。為此,她比同來的支教老師都要睡得晚些,常常要忙到深夜。
或許是太忙碌的原因,劉佳在高原寒冷的一個冬日患上了感冒。感冒對於每一個剛上高原的人都是致命的病,對於支教隊的隊員更是談感冒而『色變』。劉佳當時只有22歲,是團隊裡最小的,身體又看似『弱不禁風』,大家都為劉佳懸起心來。劉佳講起那段經歷,卻顯得很輕松,『沒什麼,大不了獻身在西藏了。』不過說到從患病到痊愈的過程,劉佳告訴記者:『我要成功地去,成功地回來,我始終堅信一個小感冒打不垮我,即使在高原。』在學校大夫的積極治療下,在同學、老師的幫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劉佳的感冒就好了,這期間,劉佳還多備出好幾天的教學課程。
這樣一個時刻散發青春美麗的女生,用自己的樂觀、自信戰勝了疾病,又重新站到了講臺上。
劉佳告訴記者:『我是整個西藏研究生服務隊患感冒最早康復的,大家都說我嬌小,可是我的身體素質不比任何人差。』
高大帥哥被稱為較真的班主任
記者眼前的雷磊,身材高大,一笑還有兩個小酒窩。一旁的同學告訴記者,雷磊可是哈工大校園公認的帥哥。可是誰也不曾想,這樣一個大帥哥,卻在西藏成了一位『較真』的班主任。
說起自己當班主任的經歷,雷磊笑容滿面。那段時間,他臨時替一位西藏老師代班。『12月的一天晚上我去查寢,已經晚上10點多了,我到了學生寢室,看見燈關了,推推門,門已經上鎖,學生或許都已經休息了。我本打算走。可是回頭一想,既然是班主任就得負責任,還是進去看看纔放心。』雷磊用鑰匙打開門,定睛一看,8人的寢室裡面一個人也沒有。怎麼辦?學生去哪了?雷磊決定走出學校去把每個學生都找回來。
當時已經是拉薩的12月,空氣中含氧量幾乎已經降到一年中最低水平,尤其又是半夜,外加人生路不熟,上哪找學生?雷磊來不及多想,找到張春禹就出發了。兩個人連跑幾趟街,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不斷喘著粗氣,在拉薩網吧最集中的幾條街,挨個找學生。
在一家網吧裡,他們找到了一名藏族學生,雷磊走了過去,雖然學生已經就讀拉薩高等師范專科學校,但是漢語在這裡還是第二語言。或許是因為交流得不好,這位學生轉過身,怒目看向雷磊,網吧裡一下站起來七八個藏族學生,把雷磊和張春禹圍在中間。素以勇敢著稱的張春禹,此時也顯得有些緊張。雷磊面對這位藏族學生先是一笑,露出兩個小酒窩,然後大聲地用漢語講,『我是你的老師,現在你必須和我回學校。』這位年輕、帥氣的支教老師,用他的勇敢和責任心徹底讓這位藏族學生服氣了。雷磊告訴記者,後來,就是在這位藏族學生的指引下,他把寢室裡所有8名同學全都找了回來。從此,他所帶的班,再也沒有發生過晚上私自去上網的事情。再後來,就有了『較真班主任』的稱號。
說到西藏的經歷,雷磊跟記者講起了壓力和改變。雷磊告訴記者,就在記者采訪他的前一天,他得知曾同在西藏支教、來自其他學校的一名支教老師,因突發高原心髒病,不幸犧牲在拉薩。雷磊說,支教在西藏,每個人隨時都面臨著生命危險,感冒、突發心髒病等高原疾病,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誰的身上。每個去西藏支教的同學,隨時都面臨著這種突然發生的『生命壓力』。還有就是生活習慣、飲食、教學、想家等無形的壓力,每當壓力來襲時,想到最多的是責任。雷磊說:『我們是代表哈工大、代表黑龍江來到西藏支教的,我們肩負著學校的重托和大家的希望,我們不能失敗。我們來支教、教書育人,雖然我們還年輕,但我們大家深知身上的責任重大。』為了使命和責任,面對壓力,他們選擇了改變,努力鍛煉身體,和身邊的同學老師融合在一起,鍛煉讓他們有了和高原氣候斗爭的勇氣和力量,融合讓他們大家更加快樂。
身體強壯又樂觀的雷磊,後來成了許多高原藏族學生的朋友,大家一起爬山,辦篝火晚會、歌唱比賽,隨處都可以看到雷磊活躍的身影。一年多時間,雷磊讓更多西藏朋友、同學、老師記住了這個帥氣、樂觀、有責任感的哈工大『大男孩』。
一晃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張春禹、劉佳、雷磊揮揮手,在淚水和祝福中,告別了那片藍天、白雲,走上了回家的路。
如今張春禹、劉佳是哈工大航天學院的研究生,雷磊是電氣學院的研究生。3人重又回到教室、寢室、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當中,可是西藏之行的苦與累、幸福與快樂,早已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記者從哈工大了解到,由於張春禹、劉佳、雷磊出色地完成了西藏支教任務,大大激發了廣大學子的熱情,目前,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團第二屆西藏服務隊已經出發,第三屆也在選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