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電 『十七大報告提出深化沿海開放,加速內地開放,提昇沿邊開放,對於牡丹江這個口岸型城市來說,就是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把對外開放的文章做大做強,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10月26日,圍繞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牡丹江市委理論中心組形成了這樣的共識。
據悉,今年以來牡丹江提出『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前9個月GDP和財政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和31%。十七大代表、牡丹江市委書記徐廣國說:『發展是第一要務,目前牡丹江市追趕跨越的發展態勢已經形成,但不可盲目樂觀,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進一步完善發展格局。』作為我國對俄貿易的橋頭堡,2006年,牡丹江對俄貿易額實現42.4億美元,佔黑龍江省的63.4%、佔全國的12.7%。牡丹江決定做好四篇文章:一是擴大沿邊開放,在使沿邊開放由口岸為主向腹地延伸,單純的經貿向全方位延伸,單純的引進來向走出去延伸;二是圍繞口岸優勢打口岸牌,借口岸光,發展圍岸經濟、臨岸經濟、界岸經濟,樹立大牡丹江觀念,全面提昇沿301國道產業帶,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三是通過內建基地、外拓市場,構建新的開放型體系;四是推動大通道建設,通過借港出海形成黑龍江新的出海口,開通綏芬河(東寧)經俄羅斯東方港(海參崴)轉道國內口岸的『出境不出口』的陸海聯運新線路,從而推進牡丹江整體開放,打造新的助推器和新的增長極。
責任編輯:強銳